第七章 缢鬼杀人事件 (1)(3 / 11)
,摆放在我的面前,让我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不得不面对这桩已经沉寂10年之久,被誉为警界标范传奇的旧案:缢鬼杀人事件!
这桩案子,源自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而且许多历史名人都与这桩神秘案子扯上了不明不白的关系。据说在唐朝年间,有个大财主,人称杜员外,家大业大,财大气粗。杜员外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居于深闺之中,每天郁悒寂寞。于是杜小姐央求父亲替她修一座高高的绣楼,让她能够居于楼上,看到远处的风景。杜员外向来对女儿百依百顺,就答应了。
此后,杜小姐每天就带着个小丫环,搬一张竹椅,拿着团扇,坐在绣楼里眺望远处的行人。忽然有一天,杜小姐看到远处的驿路上有名男子,穿一袭长衫,头戴文士巾,好像是生病了,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跌倒了。当时,杜小姐很紧张地掩住口,瞪大了眼睛看那人,等着他爬起来,可是那个人好像是死掉了一样,趴在路上一动不动。
杜小姐越看越担心,担心那名读书士子是因病倒在路上,无人照料,到了晚上被狼吃掉,或是活活冻死,又或是被强盗取了性命。她急忙吩咐小丫环,找几个家丁出去看看那人,看他是不是还有救。
她站在绣楼上看得清楚,小丫环带几名家丁匆匆出了府门,向驿路上倒卧的男子走去。不长时间,就见家丁们抬着那书生回来了。杜小姐紧张地站了起来,知道那书生可能还有救。
少顷,小丫环匆匆跑来,告诉杜小姐说:“小姐,你好有眼力哦,那个书生是天下知名的大才子,叫刘禹锡。他赴京赶考,因为盘缠用尽,饿昏在路边了,幸亏小姐救了他的命。刚才让家丁给他灌下几口米汤,他已经醒过来了。”
刘禹锡?听到这个名字,杜小姐那柔软的心上仿佛有一片温柔的花瓣落下,感受到一丝甜蜜的惆怅。
【春华旧梦】
书生刘禹锡从此就留在杜府养病。小丫环知道杜小姐的心思,每天都上楼报说刘禹锡的情况,杜小姐知道这书生的身体正在慢慢调养过来。忽然有一天,小丫环满脸神秘地上楼,从袖子里取出一纸香笺,对小姐说:“小姐,那个姓刘的书生写了首诗放在桌子上,让我偷偷拿出来了,给小姐你看看。”
杜小姐吓了一跳,说:“你胆子好大,怎么可以偷人家写的诗呢,让我看看,你快点再给人家送回去。”
打开那纸香笺,就见上面写着: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看了这首诗,杜小姐心里咯噔一下,骂小丫环道:“糟糕,你跟人家刘禹锡说什么了?为什么他这首诗这样古怪?”
小丫环撅嘴说:“人家也没有说什么,就是告诉他说,他之所以没有饿死在路边,是我家小姐好心救了他的命,这又有什么不对!”
“你个该死的,你怎么跟人家说这些?你不知道他是个读书人吗?读书人应该……嗯,事业为重,千万不要因为小儿女的私情,耽误了人生事业啊。你说对不对?”
小丫环不高兴地说:“小姐说什么我都听不懂,又哪里知道对不对的啦。”
杜小姐站起来,先小心翼翼地向门外看了看,然后扭着小丫环的耳朵到了卧室,把门关好,低声吩咐道:“听好了,我要你过去找那个书生刘禹锡,让他晚上把房门虚掩上,到时候你带着我……”
入夜,小丫环带着杜小姐,两人紧贴着墙根,躲避着月亮的冷光,悄无声息地摸到刘禹锡的房门前,先由小丫环在房门上轻叩了两下,房门无声地开了,小丫环急忙把杜小姐推了进去,自己则躲藏在门外的黑暗处,替小姐把风。
月亮躲进了云层之中,不知不觉地又钻了出来,不知什么时候又躲进了云层之中,小丫环正等得急躁,房门终于哗啦一声开了,杜小姐倒退着走出来,那书生刘禹锡却紧紧地拉着她的手。小丫环看得目瞪口呆,只见小姐把手从书生手中挣脱出来,低语了一句:“记住,刘禹锡,你是个有事业的男子,千万不要耽迷情欲,误了自己的前程。”
说完,杜小姐以手掩面,转身疾走,正迎上小丫环狐疑的神情:“小姐,你的妆全都乱了耶,那姓刘的书生对你干什么了?”
“别多嘴!”杜小姐轻叱了一声,脚步明显有些不稳,急匆匆地回返自己的绣楼。走出很远,小丫环回头张望,见书生刘禹锡兀自站在门前,不舍得进去。
次日,书生刘禹锡离开了杜员外的府上,从此杜府就彻底没有了他的消息。再过不久,附近的官宦子弟纷纷托了媒人登门,向杜小姐求婚。杜员外心疼掌上明珠,就来征询杜小姐的意见。可是杜小姐红着脸,好半晌不说话,最后才回答了一句:“我不要嫁人,不要。”
“胡说!”杜员外瞪起眼睛,“女孩子家长大了,都要嫁人的,不嫁人怎么成?这样好了,你人在深闺,哪里知道求婚的人是好是赖,还不如让父亲替你仔细挑选一个,肯定不会让我的女儿嫁过去受苦就是了。”
不顾女儿反对,杜员外回到前院,与家人商量替女儿挑选女婿的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