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缺月梧桐 > 作品相关

作品相关(4 / 7)

处,都是纠葛在章高蝉一家与慕容一家身上,王天逸本人,以及长乐帮的拼斗,反而略有逊色。这也是作者的定位导致的问题,因为在这一部分里面,王天逸还没能进入决策层,他的种种表现都局限于别人对他的定位,所以逊色在所难免。

因此就不得不说在第二卷匆匆结束是件很让人可惜的事情了,风采逼人的胡不斩在试探章高蝉一战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杨昆凌寒钩的密谋突如其来又匆匆结束。我很困惑为什么凌寒钩会认为王天逸会帮助自己和杨昆复仇,他应该很清楚王天逸只忠于易老的使命,而与丁三又是好友。而杨昆之前与丁三的一番对话又过于温馨,后面的转变实在有点生硬。当然这几章生硬的地方处处可见,王天逸重投长乐帮是其中最大的一处。

我很困惑于丁三既然已经听到了王天逸是易老的人,他后来苏醒后竟对此事报以缄默,加上陶大伟夜影,知道王天逸夜莺身分的人还真不少。因此实在难以想象霍帮主对此事不知情。我是觉得霍帮主自知大乱后长乐帮势力衰疲,需要借助王天逸的声威能力来支撑帮中霸业,因此才伪作不知。这一点埋下无数可能的情章发展,就此断了实在可惜。

就作者的说法,是第一卷埋葬了仁义,第二卷终结了忠孝,因此第三卷魂无所归,力无所继。我却觉得第二卷中忠孝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挑战,易老的败亡与王天逸没有什么关系,他几乎也没有真正地伤害过对他有恩义的人。道德的底线还遥遥在望,并不曾触及。我个人倒是觉得,如果作者如他原先计划的那样写下一部王天逸成为黑道枭雄的故事,其实才是把当年他横在梢夫脖子上那一剑,往下割得更深了一些。他是否会为了权势名利而牺牲真正的无辜者,而放弃或出卖真正对他有恩义无伤害的人?

不过这里面临着一个相当大的困境,如果他将厚黑进行到底而成功,多少不是作者真正希望写的结局;如果失败,那么警世说教的意味未免太浓;如果他因为坚持一点良知而成功,似乎太过理想,也许都不能用来说服作者本人;如果因为坚持一点良知而失败——这也许是最容易被写到的结局,但是中国社会现在太缺少超越功利层面的对成功的认可,灵魂的救赎很难说服读者尤其是网络读者相信这对王天逸来说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或许这才是作者畏手不前的原因?

其实,从作者的结文自述来看,我个人是觉得他有点过于着相了。借用杨昆和丁三对大侠的剖析,我也认为小说有四种状况:有一种小说,作者与读者都不相信有什么意义,大家就是写着看着玩;有一种是作者呼天喊地相信自己在写一部穷尽人性的大作,而读者看得无动于衷;有一种是作者和读者都很严肃地相信这是一部意义深妙的作品;还有一种——我觉得最佳状况,是作者下笔时并不去想有无精义,而读者能从中领悟很多。

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我觉得作者实在没必要纠缠于第三卷有魂无魂,只要他能在第三卷中维持第二卷编写故事的水准,并且把第二卷结尾草率的地方好好修改下,就会是近年来少有的武侠妙文。缺月梧桐并没有引入什么新奇的概念而能写出一个精彩好看的故事,是很难得的能力。尤其在网文中,网文中太多靠发掘新题材走红的作者了,然而题材总会老旧。

我还是相当希望作者能写第三卷的,并认为第三卷大有可突破的余地。当然作为一个看盗贴的人,作者写与不写,写多少实在没我啰唆的余地。不过我觉得以作者每周甚至每旬更新一次的速度看来,我觉得他给杂志写小说比在起点写vip更合适,因此向几个熟悉的武侠杂志的编辑推荐了一下。既然是推荐就要诚心一点,因此写了这篇乱七八糟的粗评。

江湖夜雨十年灯

——读《缺月梧桐》兼结束武侠阅读兼怀故人

作者:老假师傅

※※※

“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威廉·詹姆斯

大约十年以前,我以一本假借温瑞安之名写的《江南七煞星》开始进入我的武侠阅读进程,十年后的今天,缺月梧桐的同名小说《缺月梧桐》算是给这段历程划上了一个并不心甘的句号。凭着这易损的肉体,我竟然走过了一段如此多梦而又多劫的路程。阅读《缺月梧桐》绝对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事实上,每读一章都能清楚感觉到苦涩的感觉;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若干年后看一本如此不像武侠的武侠小说,就像我从未预见到我的人生路程离我的理想竟会如此渐行渐远。就像我以前说过的,打动我们的从来就不是作品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看着《缺月梧桐》,就像看着自己的青春,那已经老去的青春和“不着调”的理想,已是那么遥不可及,却又还是依旧美得那么令人心碎——把美的东西毁给人看,我想,《缺月梧桐》就是这样的一部悲剧吧,或者称之为青春的葬歌。

【没有情义】

武侠小说里讲究的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但是《缺月梧桐》里没有,也许赵乾捷会为保护王天逸而折掉手指,王天逸会说“我们的感情是血浓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