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归程(2)(2 / 3)
年来在山中的岁月,她本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却是不幸落得被父母卖儿的下场,她无意感叹,贫苦百姓大多如此,而她不过是芸芸众生可怜人之一,至少她遇上了她的师父,这让她感叹上苍如何待她不薄,让失去父母的女孩有着一个如同母亲一般的师父。
山中无岁月,她归于师父门下,师门中人丁并不兴旺,师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传承至今,门人一直以来不过是数个,却是在江湖中有着莫大的名声,在白道中地位超然,更是在天下大变之时肩负着辅佐天下英主的重任,这在暄儿的心中可是如何崇高的地位?
“真是个傻孩子!”道姑轻声笑道,眼中也泛起了缅怀的神色,轻抚着暄儿乌黑的秀发,便是看到暄儿白玉般的脸上闪过一丝的红晕,让花儿也忍不住羞涩,望着徒儿花儿一般的容颜,决美的容颜之上更有着一股圣洁的气质,让人心中难以生出亵渎之感,“这样的气质便是仙子也不过是如此吧!”道姑心中感叹着徒儿的花容月貌,“只是这样的容颜也是更容易让男人心中生出亵渎征服的心思吧!”
轻声感叹着,仿佛想起什么事情,眉宇间不由得泛起了几许愁思,心中感叹,转眼已是被出尘的道心逝去几许红尘遐思,望着徒儿平静地容颜,道姑说道:“不知不觉已是十五年了,你的武功已是有成,便是为师也比不少暄儿你!”
“师父!”暄儿轻声说道:“暄儿如何比得上师父道心宁静稳固呢?”年轻的徒儿听到师父的赞赏,心中喜悦,口中说道:“而且师父方才不是刚刚有所进展吗?”
道姑微微一笑,为着徒儿的安慰欣慰不已,说道:“傻孩子,师父如何比得上暄儿天资聪明呢?我慈航无上剑典如何的神妙,又岂是寻常心法可比,天下可比的不过是传说中四大功法而已!”望着徒儿清澈的眼神,复有说道:“我师门修炼无上剑典,所重的并非如世人苦修真气,更重的却是那一缕神思,若没有绝佳的悟性与坚韧的道心,纵是苦修也难以有所进展!”
“徒儿明白,师门剑典所重的正是领悟,剑典修行存乎一心,在寻常事物中领悟其中真意!”暄儿说道,道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慈爱地抚摸着徒儿的脑袋,心中感叹不已,为着自己有着如此出色的徒儿欣慰不已。
“暄儿你是我慈航数百年来来最出色的弟子,你许多的师叔师伯也难以比得上暄儿你的万一,如今剑典已是修练到了十七重的境界,剑心已有所成,几近通明,若是能够参悟剑典最后,领悟枯坐生死的禅意,便能够得证无上天道,广大我慈航门楣!”道姑说道,话语中有着可见到骄傲,一如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女有着出色一样,更是有着殷殷的勉励,让暄儿不由得心中感动。
“暄儿明白,定然不负师父期望!”暄儿说道,“暄儿有如此想法,师父也很安慰,他日慈航便是要你光大!”道姑说道。“我慈航静斋自秦汉以来便是白道翘楚,与魔门执黑白两道之牛耳,一直来便是道魔两道相争,一直以来难分轩轾!”
“暄儿知道!我慈航肩负天下苍生的使命,要为天下选出天命之主,辅佐明主,不让惶惶华夏沦为异族铁蹄之下哀鸣的鸟羽!”暄儿的话语让道姑点点头,说道:“如今天下虽是初平不远,当年我慈航帮助隋主一统江山,不过是数十年时间,却是因为如今天子荒淫无道,致使紫薇蒙尘,天下大乱,百姓流离,正是我慈航匡扶新主动时候,暄儿可是明白师父意思?”
点点头,暄儿说道:“暄儿明白,现今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已是不远,新主却是不明,师父是要暄儿下山选出天明之主,匡扶新主,收拾山河!”
“暄儿心中可是有腹稿?”道姑微微笑道,轻声问道,对这个徒弟,道姑心中很是满意,师徒十数年,自然是知道徒儿聪慧异常,想来徒儿心中已是有了主义。
“如今天下朝廷犹在,只是天子昏庸,只能是死守江都一地,虽是势力犹在,只是民心已失,更是有豪强环视,内有奸臣当道,若不能幡然醒悟,想来身死便在眼前不远,只是如今想来恐怕醒悟也怕迟了!”暄儿说道,眉宇间闪过自信的神色,风采更是让人心动,看见师父眼中带着笑意,暄儿说道:“至于新主,四大门阀自五代以来积累数代,力量雄厚,尤以岭南宋阀力量雄厚,盘踞岭南,在先朝已是成割据之势,阀主宋缺更是惊世天刀,只是去向不明,更兼南北地域差异,恐怕日后与塞外狼族对抗有所劣势,却已是当今最有希望的势力……太原李家经营太原,盘踞雄兵与突厥交锋,可谓兵强马壮,李家二公子世民更是天纵其才,散人宁道奇曾有济世安民批言,言日后定非池中之物……”
道姑微微一怔,为徒儿的话语所倾倒,却是心中闪过那个伟岸的身影,心中不由得叹息,芳心中根式泛起难言的苦楚,百味搅缠,叹息一声已是听到徒儿说道:“……至于其余三大门阀却是差上许多,其中宇文阀为前代皇朝,为杨氏取代,阀主宇文伤为江湖少有高手,青年一代有宇文化及,一直不忘复国,只是却没有体恤万民的心意……”暄儿一一将心中所感道来,让道姑不由得点头,“至于义军,尤数瓦岗寨,长白,至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