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风轻云淡(3 / 3)
意。
二女听命,但仍是忿忿不休,冷静下来后诧异莎芳竟没有任何反应,见她身子轻颤,只道也是愤怒所致,便没有言语。
这时,赵德言道:“众所周知,我圣门源于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那时正当乱世,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各种思想,各种理念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做出来。可是自秦汉以降,无论秦皇还是汉武都要行那愚民之策,禁锢人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历朝历代,统治者为维持统治,诸子学说都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圣门因此形成。”
“但圣门自成立之初就意味着为中原正统所不容,门中弟子终日东躲西藏,累累如丧家之犬,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圣门中人。在外人眼里,我们与异域的教派有什么两样儿?圣门海纳百川,兼容万物,我与大尊联手共图大事,有何不可?”
不待婠婠反驳,又道:“在我看来,什么中原异域之分,都是偏执之见。圣门虽以中土为基,但这几百年来吸纳的异族弟子还少了?不说他人,就是邪王石之轩、你那师尊祝玉妍,敢说没有异族血统?”
婠婠默然,不可否认,且不谈魔门本来就离经叛道,所求所谋都只是强大的武力与权力,投靠外族也不在乎什么汉奸之说,赵德言本身就没有民族观念,经过五胡乱华后天底下还有几人敢说是纯种汉人,纯种胡人,所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隋文帝杨坚当年也有鲜卑姓氏普六茹,后来才改回汉姓,这可能有为方便统治中原的原因。其时北方经过两百年的纷火战乱,民族融合已接近完成,鲜卑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这些人久习汉化,说汉语,用汉字,学汉礼,早把自己当成汉人的一份子,不过南方以宋缺为代表的某些人不承认罢了。而北地的汉人穿胡服,习胡俗的也不在少数。各种文化思想交融,互相影响,武道昌盛,又礼乐崩坏。
另外,多数魔门中人愤世嫉俗、凶狠残暴不假,但也有所谓正统正道逼的成分。几百年过去了,降妖除魔的理念早被刻在每个正道弟子的骨子里,对上魔门时的鄙视、厌恶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这让每个魔门弟子感慨不满,什么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阳光下,跟正常人一样?
不论是婠婠、白清儿,还是祝玉妍、石之轩,别看外表上骄傲,一点也不介意旁人看法,其实内心还是极在乎的。尤其是石之轩,在与宁道奇交锋败北之后,化名裴矩入朝,安抚西域,建立功勋,其中不乏向妻子碧秀心,向她的师门慈航静斋证明自己的因素。
而此时的凌风把一切都看淡了,什么种族,什么国家,在天道之下算得了什么,转眼即是灰尘,没有任何永恒的价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与蝼蚁又有何分别?
只有身体内不住涌现的元气及不断转换的真元让他感到个人的力量似乎是可以无限提升的,一丝喜悦与恬适直浸他的心头。
人,在宇宙中是多么渺小,可是,神呢?移山填海,兴云布雨,毁天灭地,摘星换斗,不过举手投足、弹指一挥间。
或许,永恒不再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