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赐死叶瑶池(6 / 6)
是母亲不想救你,而是母亲没有办法救你。”
“母亲,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狠心,你为什么要眼睁睁的看着瑶儿去死?”
“不,母亲宁可自己死,也不忍看着你死,母亲但凡有一丁点的办法也不会让你去死,你乖乖的服下这颗毒药,相信母亲,不会痛,一点也不会痛,这一切很快就结束了。”
“呜呜……母亲,不要啊!不要……”
叶瑶池忽感觉喉间一片苦涩,然后身体是翻江捣海的疼,她缓缓倒了下去,七窍流出乌黑的血来。
“母亲,你骗我,瑶儿很痛,很痛……”
……
第二日,却是一个艳阳天,那和煦的春风卷着太阳的温度,吹在人的身上真是如沐春风。
勤王府传来消息,勤王妃叶瑶池突发疾病,不治身亡。
为了将那些流言蜚语打压下去,还煞有介事的为叶瑶池设了灵堂。
叶赋来哭了一场,他虽然伤心叶瑶池的死,可是除了她的死,除了温安公主被皇帝找了几项罪状贬为庶人,他的左相之位却半点没动,此乃不幸之中的幸事。
于他而言,死一个女儿,远抵不上保住一个叶府重要,在事情一出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女儿肯定是保不住了,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更何况,温安公主被贬为庶人于他,于整个叶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那个时时将他踩在脚底的温安公主,再也没有可依仗的身份,来肆意践踏他这个做丈夫的尊严。
叶瑶池死的第二天,正是太后归来的日子。
虽然是鸿雁高飞的吉祥日子,却因为叶瑶池的死被蒙上了一层晦气,而叶瑶池的死也因为太后的归来,被人遗忘在角落。
皇上素来与太后不亲,可他以仁孝治天下,当然要做出一个孝子的模样来给天下人看。
当叶瑶池凄凄凉凉入殓的时候,午门大开,午门上钟鼓亭鸣钟击鼓,迎接的是太后浩浩荡荡的队伍。
太后的凤辇在明媚流光中踏着皇城地下的青砖缓缓而来,华盖如伞,游麟飞凤,重重守护的侍卫,一呼百诺的太监宫女,所到之处,众皆俯首,无不衬托出太后的皇家威严。
“太后娘娘驾到……”
伴随着钟鼓之声,是太监尖锐而扁平的通报声。
明德殿前,以皇帝为首,左侧立着秦贵妃,右侧立着叶贵妃,余者是后宫的众嫔妃,叶画、皇子,王爷,公主,郡主,众位大臣……
乌泱泱一片,人人恭身侍立,就连赫赫威严的天子今日出摆出了一副最孝顺谦恭的姿态。
太后的金鉓辇车停于殿前,随之又停下两辆小轿。
太后扶着近侍宫女的手,缓缓步下凤辇。
叶画抬眸看去,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略显消瘦,却描绘着精致妆容的脸,发丝漆黑,梳的一丝不苟,眼角虽刻上细细纹路,却掩盖不住徐娘半老的风姿。
论年纪,她也只比皇帝大了七八岁而已,不过在皇帝的记忆里,太后从来就没年轻过,有一种长相的人,年轻时显老,老时反而显得年轻,太后就属于这种长相,她又保养得宜,看上去年龄倒比皇帝还年轻似的。
只是,不管是年轻时,还是现在,她总喜欢板着一张肃厉的脸,尤其是她那一双眼睛,眼尾微微向上吊起,更显得她不怒自威,小时,皇帝和温安公主在她这位年岁不大的继母面前可是连大气也不敢出的。
接着,一群宫女争相上前,从后面两顶小轿里,同时扶出两位姑娘。
一位姑娘身穿一身浅黄折枝牡丹宽袖褙子,她微微垂首,单露出雪白的下巴,叶画并看不清她的样貌,只看见她身材袅娜窈窕,尤其是那一头未绾起的秀发,长发及膝,如云缎一般,风一吹,大有飘飘欲仙的不胜之态。
另一位姑娘身形娇小,穿着一袭娇媚可人的粉绿折枝花卉褙子,恰如一枝在春天里刚刚萌发出来的嫩绿树芽,只是这芽未经风霜就染了几许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