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蒙达弯刀(2 / 2)
姑姑问过后又绕着那一带走了一大圈,就去找老板娘想着看看能不能让我们留下,本来老板娘看姑姑一个姑娘家又带着孩子,虽说了是逃难寻亲的,可总有些不放心。可她婆婆却说这是好事,眼见就要生了,还能有个金童登门,这可见着就是让他们老余家沾福气生大胖孙子的兆头,说什么都要留下我们,姑姑乐得直说我是贵人,之后我们就在那落脚。那老婆婆对我还好,可姑姑做的事却多,比福来客栈时更累些,因着豆腐都是赶早的生意而这家是城里老字号了,生意是极好的,每日半夜就得起身,那婆婆也只是让姑姑做粗活累活,更是深冬大冷的天,姑姑的手做起来事几乎就没离开过冷冰冰的水里,一直都是肿着的,还被水泡得起皱。”
轩儿吸了吸鼻子,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也蒙上了一层水雾,声音也低哑了下去:“那婆婆还从不让姑姑看着她做豆腐,姑姑说那是祖传秘方,容不得外人知晓的。那婆婆虽说是看在我的份上留了姑姑,但我是知道的,其实那婆婆也是看在姑姑要顾着我没办法找到更好的活,更何况又是寻亲的外地人,不管是工钱给少了,多干活了,还是出了什么事也找不到人来撑腰,还不用去衙门登记,反正我们也不签契,又是女儿家家和一个小孩儿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她用着不要太放心。
这些都是我后来无意间听见她们婆媳两个亲口说的,我当时很是生气,又看着姑姑辛苦,想着让姑姑别干了。可姑姑说这些她都知道,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是为着自己考虑,她们都是寡妇总要有些手段才能活得好些,她一点都不怪她们。
姑姑说她留在这豆腐铺也有自己的思量,豆腐的营养可与燕窝相比,我们留在这,至少我可以多吃些豆腐补补身子,更何况她看过了,这附近有肉铺,还有各种吃食铺子,总不会饿着我。最重要的是这附近就有一家私塾,我没法进去,却能在外边听听,姑姑说古有孟母三迁,只为孩子勤学上进,她如今做不了其它,却也希望能让我受些好的熏陶。她懂得不多教不了我什么,那至少也不会把我养歪,这样她也放心些。可我看着姑姑累得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臃肿皲裂的双手,怎么都安不了心。”轩儿直接伸手用衣袖用力的擦了擦没忍住流下的眼泪,只要一想起那段时间,他就揪心揪肺,心疼难耐。
孙戟原本急着知道那蒙达兵器的事,可听了轩儿的话,却又于心不忍,想来她们定是吃了很多苦头的。不说南嬷嬷已经泪流满面,就说向来冷淡的红袖都红了眼眶,他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他深深的看了眼通红着眼睛的轩儿,看来这小殿下是有备而来的了,可再看他那通红却清亮透彻的双眼,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陌琪带着轩儿在豆腐铺子落脚,每日里做活之余得了空闲就会带着轩儿四处走动,尽量谨慎地与各色人等交谈,以获取需要的信息,有时也去茶馆小坐,安安静静的听着茶客们家长里短、奇闻异事、鲜闻时政、天南海北的各种声音,再从中捋出对自己有用的一一记在脑中,为日后去北城做准备。
为了让轩儿多些营养,陌琪盘算着身上还有些碎银,紧巴些轩儿一个孩子尽够了,便时常带着轩儿去买些肉、蛋等荤食给轩儿加菜,也就跟周边铺子熟络了起来。尤其是那肉铺又肥又壮的王屠户每每见着她们总是喜笑颜开的,说是喜欢孩子得紧,让轩儿多去找他家孩子玩,轩儿每每总是被他笑得鸡皮疙瘩起一身,只觉得恶寒得很。
待轩儿过了有生以来最落魄却因为有姑姑陪在身边又觉得是最温暖的新年后,那老板娘于正月初十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把那余婆婆高兴坏了,还特特的给轩儿封了个整二两的大红包,在很多穷苦的平头百姓家这二两银子可是全家整年的花费了,看来这婆婆倒真是相信轩儿是给他们老余家带来福气的金童了,也可见他们这家老字号当真是有些家底的,只现今家里就只两个女人当家钱财不好外露,想必如今有了儿孙,日后定是能撑起门户了。陌琪喜滋滋地吃着报喜红蛋时就是这么跟着轩儿感慨的。
作者有话要说: 国庆节快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