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断尾(5 / 6)
家里的几件破旧家具和床搬到了杨柱子家,几个坛子一些杂物搬到了陈天宝家,娘几个只带了随身用的箱笼装车,连同乳娘韩氏,全部搬到梁家沟去。
村人看她们娘几个就拿了八十两银子,几件包袱箱笼一些没啥大用的杂物,就走了。这么大的院子,几千两银子都留给了老窦家,又忍不住同情。
梁大智已经跟村人解释,明年梁氏会照旧教他们种果树育苗,后年开春,也照旧教给他们酿酒。村人看着娘几个坐车离开,杨婆子和窦婶儿连氏几个掉眼泪,也都觉的心酸。
“辛苦一场,竟然啥都不落,都便宜给了别人了!”
“窦传家竟然还有小妾呢!这下可拿着银子和小妾一块风流快活了!”
“可怜了梁秀芬娘几个,除了一身病和一个会吃奶就吃药的小娃儿,啥都没有了!”
家里常月梅几个人都还等着,远远看见骡车过来,立马就远远的迎上来。
几个本家的人来家里,见家里的人都不在,一问是出了这么大事,还要纠集了人去清水湾干老窦家一顿。
等骡车一到门口停下,梁氏娘几个下了车,众人立马就涌了上来,问结果的,气恨的咒骂的。
黄氏心里实在有点气不甘,满口怨恨的说了结果。
众人一听,都破口大骂,恨不得当场就叫着梁氏子弟都去,把老窦家给全砸了。
“总之这口气,绝对不能这么白白咽下去!”
“就是!这是欺负我们姓梁的没人是吧!?”
梁贵看几个年轻人越说越气恨,立马要杀人放火的架势,喝住了他们,“罢了!人能都捞回来,就算万幸了!以后咱们有手艺,想要发家致富不是难事!至于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自然会得报应的!”
梁大智也说,“有五千两银子,是人家买酒的钱,要预订明年的果子酒。我看他们拿不出来交货,交的货不行,到时候自有人收拾他们!那买酒的人,可穿着官靴呢!”
众人一听,都大骂要老窦家遭报应,天打雷劈。
妇人们多是骂完安慰宽解梁氏,安抚窦清幽几个的。
因为之前就在梁家住过,不过这次是常住,窦三郎也过来了,很快把地方收拾好,窦三郎暂时和梁六郎一个屋,也抽空教他识字。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果树苗,窦清幽一直精心养护着,就是要养活它们。
全部都安顿在梁氏和韩氏住的屋里,全天烧上炕。
安置好,梁氏就一鼓作气,投身到拉龙须面中,临县和府城那边好几家的买家都在年前加大了定量,这几天就得送货。
黄氏说都一块干。
梁贵没让,后面加盖的筒子房很大,多的是地方,她们娘几个也有几十两银子的本钱,找几个本家信得过的人来拉面条,让她们娘几个年前也多少挣一点。
马氏满脸的赞同,还帮忙拾掇地方,帮忙找人。
樊氏有些心疼闺女的身子,怕她撑不住,请了梁郎中来看。
“我没事儿!四娘给我补了那么久,啥滋补粥和药膳汤的喝了一堆,身子养的可好了!”梁氏道。
梁郎中仔细把完脉,也点点头,“是药三分毒,不吃药,吃些食疗药膳调养也极为不错!我再开几个小方,你们平日里做来吃,得继续调养着!”
窦清幽忙应声,把她之前买的药,没用完的都拿出来。
梁郎中看那些药都是上品,点点头,又抓了几样便宜些,效用差不多的,让给梁氏用食疗药膳调养。
在梁家沟也更方便了些,因为梁家沟有杀猪的,临近年关了,家里进的还有鱼,买这些东西就方便了很多。
常月荷看她用个小炉子蹲着香醇的鱼汤,直吸口水,“看不出来,四娘你还真是手巧!做饭就不简单了,你还会做药膳!”
“这个汤里加了药,不能喝的。”窦清幽笑笑。
常月荷不好意思的嘿嘿笑,“我就是闻着味儿好闻。”
樊氏跟赵氏远远看着说话,“之前一直都是四娘这么天天这么守着个小炉子给大姐做药膳调养的?”
“可不是!四娘从被害了一次之后,懂事儿的让人心疼!”
“我也一直心里疼着四娘,她一个小女娃儿,才刚十岁,就要受这些。”赵氏抿着唇叹息。
所以樊氏更加坚定了要把四娘留在梁家的想法,她知道小儿媳妇虽然平常不多话,却也是个聪明的,只是有点闷,就想跟她商量一下,是看选二郎好,还是五郎好。
赵氏听她低声说的意思,一点不惊讶,看了看围在窦清幽炉子跟前帮着烧火的儿子,暗叹了口气。六郎跟四娘差了四岁,差的太多了,爹娘怕都不愿意让四娘等。所以现在正念书的二郎和五郎是最佳的人选。
只是她看二郎不喜四娘,总跟她不亲近,还有点不对付。虽说念书不错,却不想能有大出息的样子。五郎……也不大,现在还看不出啥来。二嫂那个人也…。
赵氏也说不出来,低声让她再看看,“反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