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离间计是最古老的计谋,但也是最实用,最有效的计谋 (1)(7 / 11)
而是针对所有的特权阶级。在对于豁免权的解释范围内,不同的特权阶级,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豁免权力。比如说最底层的特权阶级――治安官、税务官和书记官,他们享有在轻伤范围内得到豁免的权力。
又比如说在座的这些议员们,在非一级和二级谋杀罪之外使人死亡,拥有一定减免处罚的特权。
豁免权所涉及到的受益者不再只是贵族阶级,而是整个特权阶级。贵族们可能感触不太深,但是那些平民议员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特权,是区分牧羊人和羊羔的分界线。
几乎所有的平民议员看向兰多夫的眼神都变得火热而友好,心中已经对兰多夫有了好感,对这个提案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兰多夫站了起来,他先向四周的议员欠身行礼,然后才沉稳的回答道:“时代是不断前进的,谁都无法阻挡时代的车轮,三百多年以前的法律,未必就适用在现在这个新的大时代中。我举一个例子……”,他的声音非常的稳,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这或许和他多年的教育生涯有关系,至少他知道如何说话才能让别人注意到他。
“在帝国立国之初,为了打击荒野中泛滥的盗贼团和强盗,帝国法典中有这么一条,‘非官方认可的情况下,在野外超过五人同行,并且携带长弓,视为匪盗’。”,兰多夫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嘲讽,他声调微微上扬,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此时的心理变化,“瞧啊,现在野外随便找一个商队,他们都有超过五十人的规模,并且还携带了不止一把长弓,那么按照帝国的法典,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人都看作是匪盗,从而打击处理掉他们?”
他的话,让不少人都笑了起来。别说商队了,就是一些结伴而行的旅人,往往都会十几、二十几人同行,也会携带长弓。弓箭这个东西在野外的作用很大,不管是狩猎获取补给,还是防御外人的侵袭,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几乎绝大多数会使用弓箭的人,需要进行长途跋涉的时候,都会带上一把长弓,或是复合弓。
这么说来,整个帝国的城池外,充满了强盗了?
简直就是开玩笑啊!
“可是这和豁免权没有关系!”,艾萨克皱了皱眉头,强调了一句。
兰多夫一点也不着恼,微微一笑,“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修正法典和法案之后,细化出更多的标准,也意味着法律将变得更加充分详细,赎死令特权是用金钱购买自己犯下的罪行,那么如何定义应该用多少价格来购买?”,他的话让一部分开始深思起来,特别是贵族们,说实话赎死令这个东西并不是每个贵族都想要用到的特权,因为使用赎死令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要花上一笔不小的金钱来摆平自己犯下的过错。
“某为贵族因愤怒而失去了理智,失手杀死了两个平民,他声张了自己的权力,使用赎死令来赎买自己的罪行。他用了差不多一万五千金币,才换来免去自己的罪责。”
“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平民的性命值一万五千金币吗?”
兰多夫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包括了那些还没有走的记者,以及吃饱饭又来的平民。有些人在愤怒,但是愤怒的背后也不禁要反思,两个平民的命,真的就值一万五千金币吗?
有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什么时候平民的小命变得这么贵了?
第四一六章 制定法律的人未必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律,对自己有利就行
平民的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贵了?
找个专门干脏活的,比如说帝都里那些人脉深厚的街区议员,给他们三五个金币,他们就能从街面上找到一个愿意为了两个金币而去杀人的地痞流氓。千万不要太小看了金钱的伟大力量,也不要太高看了人性的廉价,一个普通人的小命,也就值一两个金币。当然这也和这个社会上存在的某些弊端有所关系,比如说侦查力量远远达不到警示的作用。
很多人为了两三个金币杀了人之后甚至都不需要潜逃,只要动手的过程中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被治安官找上门来,更不用担心检察官们的铁拳。别的地方不说,太遥远,就说帝都。每年帝都中死于谋杀的人都不会低于两位数,但是能追根溯源能找到凶手和指使者的,恐怕也就一巴掌的数字。
没有监控,没有多管闲事的人,更没有侦查手段,凭什么能抓到凶手?
能被抓到的,要么是自己倒霉,要么就是新入行的新手。
那些真正的老手,从来就没有可能被抓住。
所以说,人命不值钱!
兰多夫的话的确激起了在场一些平民的愤慨,他们觉得自己被羞辱了,可反过来想一想,兰多夫说的也没有任何的问题。的确,平民的性命不值钱,三五个金币,最多十个金币也就到位了。如果说自杀能从贵族手里换来七千个金币,恐怕帝都等待自杀的平民能排队绕帝都几圈!
那么,如果贵族不使用赎死令来赎买自己的罪行,会怎么样?
按照现行的帝国法典关于杀人罪的解释,这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