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圣物重现 (10)(6 / 12)
照,地仙毕现;索骥寻源,复得宝藏。”
她解释道:“自从被迫离乡背井,去到凰城,家族中口口相传这首古谚,据说里面有宝藏的线索。”
黎小石跟着念一遍,头一句便充满疑惑,这院子里面没有半架屏风,连一面影壁都没有,哪儿来的铁壁银屏?
没办法,二人只好四处寻找,看有没有符合迹象的东西。外院、内院、花厅、回廊、鱼池,一一找过,但这宅院实在太大了,一直到太阳落山,也没有什么收获。
二人腹中饥饿,这儿没有食物,也没有休息的地方,只好仍旧出了祖宅,回到城内坊市,找一家客栈,暂且住下。
黎小石一边大嚼牛肉,一边疑惑道:“是不是你家传的宝藏,不是在祖宅之中,而是在别处?”
偃炆摇头:“上辈人传下来的,说是就在那里。”
黎小石还是不甘,想起“黑山洞府”一句,便拉住小二,随口问道:“这里附近,有没有叫做‘黑山’的地方。”
小二笑道:“小的在这城里住了几十年,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座山。莫说黑山,白山也没有。”
偃炆瞪了他一眼:“不要再跟别人提起此事。”
黎小石赔笑:“哈好好,不说了。”
------------
二百八十五章 地仙
第二日,二人仍旧在祖宅之中搜寻一日,这回把所有房间都打开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暗室,只有一排厢房,让黎小石觉得挺奇怪。
这排厢房位于宅院西南角,共五间,全都没有窗户,因此即使外面晴空万里,进入厢房之中也必须点烛照明。
“‘斗室烛照’,说的是不是这里啊?而且建造房子的人是不是太大意了,居然没给厢房留窗户,这怎么住人呢?”
偃炆摇摇头:“这首诗是寻找宝藏的线索,是按照一定顺序来的,你这样打乱句子,断章取义,应该不可行。而且,下一句‘地仙毕现’,又怎么解释呢?”
她高举手中蜡烛,厢房内一切正常,除了桌椅条凳床铺之外,别无他物,根本没有什么地仙出现。
黎小石耸耸肩,环顾四周,这厢房虽然小,却也布置得非常雅致,最显眼的是对面一堵墙,整面墙都是一个大大的博物架,上面摆了一些书籍、玩物和摆件。
黎小石上前看了看,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也是,谁会把真正的古董放在厢房呢?
不过这面巨大的博物架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以铁为框,四周用贝壳作为装饰,雕成各种龙纹凤花,贴在铁框上。
“喂喂喂!这不正好是铁壁银屏吗?”黎小石兴奋地指着博物架叫道。
偃炆闻言一看,确实符合古谚中第一句。“可是这间厢房背后是天井,不可能藏有暗室啊。而且,‘乾坤无数’又是指的什么呢?”
二人在这面博物架前来来回回看了许久,架上每一个小物件,每一本书籍,都翻开来看过,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乾坤’我懂,可是‘无数’怎么讲?乾和坤这二个卦象都有对应的数字,怎么能说是无数?”黎小石百思不得其解。
偃炆退后几步,再次审视这面博物架,忽然发现了什么,连忙招呼黎小石。“过来!从这里看过去,你发现了什么?”
黎小石站在她身边,纵观整个架子,上面书籍和物件的摆放,包括方位和方式,似乎有一定规律。不懂行的人也许看不出,但是二人渐渐地都看出来了。“是后天八卦方位图!”
那架子上的书籍有横放,也有竖排,正是周文王所演的后天八卦图,周围其他格子里的小摆件虽多,而且杂乱,只不过是用来迷惑人心。
黎小石琢磨道:“那么,无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五数’?”
偃炆道:“可是,后天八卦当中,坎、坤、震、巽,分别对应一、二、三、四,乾、兑、艮、离分别对应六、七、八、九。哪儿来的五?”
黎小石想了想,道:“一加四等于五,二加三等于五。这面博物架也许就是一面机关墙,要同时启动四个机关,才能打开。”
偃炆看了看上接屋顶,下连地板的博物架,代表坎、坤、震、巽的格子,分别位于左上、右上、左和右下方。“那就试试,死马当活马医。”
她率先爬上博物架,左脚踩于右下,右手则去触碰右上那一格。无奈博物架实在太高大,她尽力伸长了手臂,也够不到。“喂,黎小石,推我一把。”
黎小石从后面抱住她的大腿,将她往上一送。“不行不行,脚踩不到右下了。放下来一点。”
“再下来一点。”
“喂!你干嘛摸我屁股!”
黎小石冷汗涔涔。“谁要摸你屁股!你可真够沉的。”
“少废话!加油推一把呀!”
“我这不正在使劲吗!”
好不容易偃炆的右手够到了右上,她整个人如同壁虎趴在博物架上,只有头颈略微还能转动。“你快点上啊!这姿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