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触即发(三)(2 / 4)
任何一人为师,纵然他手里握有掌门令符,也不能算是‘青衣门’的掌门。”
彭莹玉却道:“我想‘女诸葛’可能不太清楚,按照‘青衣门’门规,无论任何人拥有掌门令符,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青衣门’的掌门。‘青衣门’的祖师早先定下这个门规只是为了防止门下弟子在行医治病时见死不救,所以这掌门令符只允许在病家的手中流传,‘青衣门’的门人弟子则反而不可持有这掌门令符。当然,‘青衣门’的祖师爷可没想到他的门派内竟然会出现如吴天远这样的大高手,嘿嘿,吴天远你艺成之后,这掌门令符一直就是你的一块心病,即使你找到了这令符,碍于门规,你也无法将其掌握手中。另外,你也是怕受了人家的要胁,而受命于人,所以也一直不敢去找这掌门令符。估计你指盼着‘青衣门’门人凋落,知道这些规矩的人大半都入了土,日子拖得越久,对你越安全。可是你却没有想到这掌门令符最终却落在熟知‘青衣门’门规的贫僧手上。”
在李越前的印象中,吴天远除了对父亲李青山跪拜过以外,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人如此恭敬过。再听彭莹玉如此说方才知道原来父亲的师门里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古怪的规矩。当时,他就大喊起来:“这个门规定得不对,得改改!而且现在就得改。”
而吴天远跪在地上,脸色难看极了,时常挂在脸上的那种特有的微笑也不见了踪影,冷冷地向李越前道:“住口!”李越前见到吴天远已处在暴怒的边缘,当下只有乖乖地闭嘴。吴天远这才向彭莹玉道:“既然你对本门的门规如此清楚,又何必问我?要我做什么事情就尽管说吧!”
彭莹玉道:“我只让你干一件事情,就是杀了燕王朱棣与徐达!”
虽然大家都知道彭莹玉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来,可是当彭莹玉说出这样的要求,大家的心头仍是一凛。他们的面前有“白莲教”的五千铁骑,而己方只有两千来人的乌合之众,如若当真拼杀起来,未必能是“白莲教”的对手。他们所倚仗的不过是吴天远与张三丰这两大绝世高手联起手来能够倒传乾坤而已。可是现在这两大高手之中已有一人为“白莲教”所用,他们即将面对从未有过的一场血战。
吴天远一脸漠然地站了起来,转身面向朱棣与徐达这翁婿二人。在场的人立时都将整颗心提到嗓子眼,谁都知道吴天远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惊天一击,普天之下除了张三丰之外,再也无人可以阻止吴天远。
果然,吴天远的身形还未动,张三丰却已到了吴天远的面前。吴天远微微一欠身,道:“张真人,对不起了,在下实是身不由己。”
张三丰笑了笑,双目中奇光闪烁,道:“老道明白小友的苦衷。可是你也不一定要听从彭大师的吩咐。”
吴天远听到这里,微微一怔,惊异地望着张三丰,也不知张三丰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却见张三丰回过头来,向着刘古泉一指,道:“古泉,你把那东西拿出来吧。”
刘古泉当下伸手拿出一样物件来,吴天远一见却是神光大变,一时间也呆在了那里。却见刘古泉的手中却又是一个与彭莹玉手中所持一模一样的捣药钵。药钵的外面也同样镌刻着“如见祖师”四字。刘古泉又将捣药钵倾侧,吴天远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写着“投身杏林,治病救人”八字。而在场众人也同样是被这一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刘古泉笑道:“依照彭大师的说法,无论谁拥有‘青衣门’的掌门令符,都可以向‘青衣门’弟子提出要求,而‘青衣门’弟子不得拒绝。所以,吴大侠,我令你尽力保护燕王和魏国公,不得让任何人伤了他们一根毫毛。”
彭莹玉没想到刘古泉的手上竟然也会冒出一个“青衣门”的掌门令符。随即,他便反应过来,大声喝道:“吴天远,你别听刘古泉胡说八道,他手上的那个令符是假的,我手上才是真的。你快照我所说的办,否则你就是欺师灭祖!”
彭莹玉说得没错,当日张三丰找刘古泉单独商量时,张三丰便猜到彭莹玉的手中可能拥有“青衣门”掌门令符一事,向刘古泉讨主意。刘古泉思来想去,便提出请“七巧头陀”假造一个掌门令符,以备不时之需的计策来,得到了张三丰的首肯。一来“七巧头陀”的技艺精湛,二来张三丰早年也曾亲眼见过“青衣门”掌门令符的模样,所以他们手中的令符当真可以算得上是以假乱真。
吴天远以前也没见过掌门令符的模样,关于掌门令符的一切,他都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因此,他见到两个掌门令符同时现身,一时间也莫知所从。但是他打心眼里希望刘古泉的掌门令符是真的。所以当彭莹玉再度发出号令时,他仍是一动未动。
柳含烟见状悄悄走到李越前的身后,用手指尖顶了李越前一下。李越前现在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傻大个了,也明白自己此时该说些什么了,当时便向着彭莹玉大声道:“你凭什么说你手上的令符是真的,而刘老道手里的令符是假的。我看你手里的令符才是假的。”
彭莹玉显得有些气急败坏,道:“你胡说!我手上的令符才是真的,我与李青山相交多年,受李青山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