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定天九式(三)(2 / 4)
的性命而立志修炼“三昧真火”,当真是心慕不已,一时间竟不再直呼其名,而称呼其为吴大侠了。
张三丰接着道:“吴天远的这门‘三昧真火’极其厉害,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天下第一神功,老实说为师的‘无极真气’若与之相较起来也实是相形逊色。”丘玄清等人知道张三丰很少服人,既然连他都这么说,便可知这“三昧真火”有多厉害了。周真德更是心向神往,那“三昧真火”的心诀若不是在师父的手中,而是在别人的手里,他一定会抢过来细细研究一番,看看究竟这“三昧真火”为何如此厉害。
周真德只听张三丰又道:“世上之事大多有一利必有一弊,也正因为‘三昧真火’太厉害了,所以也是极难控制,稍有差池便会酿成逆火焚身的惨剧。而且这种火还无法湮灭,除非遇到真正练成‘三昧真火’之人,否则那火焰便将永远存在下去。而我‘武当派’门徒众多,如果有人知道有这门绝技藏于本派,肯定会有人冒险修练,若能练成倒也罢了,可是一旦修炼失败,那可当真是害人害己,贻祸无穷。所以为师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不能将这‘三昧真火’的心法留在我‘武当派’。”张三丰言罢,便将手中的那本“三昧真火”的薄册置于身边的蜡烛上引燃了。
周真德见此情形大急,向前两步,到了张三丰身边道:“师父你这又是何苦?至少也该给弟子们看上一看啊!”而刘古泉则抢步上前,拉着周真德道:“五弟,你怎么还不明白?这门‘三昧真火’本来就是不详之物。这样的东西岂可令它留在世间?”
周真德眼见那本《三昧真火》上的火势越来越大,转眼间便化为灰烬,现在说什么也徒劳了,只有乖乖地闭嘴不言。而丘玄清这时方道:“照师父这样说,吴天远将‘三昧真火’留在本门,是居心叵测了?”
张三丰摇头道:“玄清啊,你切不可以小人心度君子之腹。我想吴天远是当真是想将‘三昧真火’的心法留传世间,让这一灵苗得以延续。他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门户之见,所以不会将什么独家秘技看得有多重。为师听说如少林的了空、了慧以及乌秀贤等人都从他哪里学到了不少新奇的武学。如果他是个心胸狭隘之人,自然不会将自己的武功传授给那么多人。话又说回来,如果他的心胸不够宽阔,他的武功也不会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丘玄清听了张三丰的话之后,却在心里道:“这个吴天远当然没什么门户之见了。他哪个门派的武功都偷,从我‘武当派’到‘少林派’一个也没落下。”只是他听到张三丰如此推崇吴天远,因此便忍住心里的话,没敢说出口来。
张三丰说到这里,兴致颇高,便向清远问道:“你说说看,你在吴天远那里学了些什么?你回来后我都忘记问你了。”清远听到张三丰问自己,忙上前磕头答道:“弟子到了吴大侠那里,吴大侠第二天便让弟子练习写字,也是弟子愚笨,到现在仍不能写好。”
张三丰微感惊奇,问道:“写字?”
清远道:“是啊,吴大侠说一定要写成这样才行。”清远说着便从怀中取出那张吴天远以剑书写的《剑经》来,恭恭敬敬地交到张三丰的手中。张三丰接过那纸《剑经》面立微变,直凝视了好一会,方连声道:“高明!高明!果然不愧是吴天远!”
张三丰的诸位弟子听到张三丰如此说也都伸长了脖子,想看上一看。而张三丰却又冲着那薄纸之上凝视良久,这才将《剑经》交到丘玄清的手中。《剑经》既然到了丘玄清的手中,大家就不由自主地围了上来,都盯着那张巴掌大的薄纸望了良久。
卢秋云第一个叫了起来:“真的是神了!”接着又回头对清远道:“你可得了一件宝贝了!”
清远听得莫名其妙,小心翼翼地道:“这是宝贝吗?吴大侠当时说这只是练习力道的法子。”杨善澄道:“他是这样说的吗?可是我怎么看着不象?我看着这一纸《剑经》之上不仅包括了力道的运用,还有眼力的磨练,剑理的说明,大局的处置,简直是包罗万象。也真亏吴大侠能想得出来。”他看了这张纸后,对吴天远的武功当真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同他的师兄丘玄清一般称起吴大侠来了。
“是这样吗?”清远搔了搔后脑,他没想到杨善澄竟然能从这一张纸上看出这么多名堂来。
周真德这时却头也不抬地道:“那是当然了,依我看这《剑经》之上还蕴藏有一套极为厉害的剑法!”丘玄清听了这话却并不表示赞同,道:“什么叫作一套极为厉害的剑法?这明明是一剑!”周真德了听了之后,露出诧异之色,以仔细看了看,方道:“这果然是一剑!”
张三丰这时却道:“至于这纸《剑经》你们还是日后再研究吧,现在为师要找古泉谈一些事情。”在张三丰的五位弟子中刘古泉可以算得上是足智多谋,因此张三丰遇上什么事情都喜欢与他商议。而丘玄清等人闻言忙起身向张三丰拜别,一时间暖阁内便只剩下刘古泉与张三丰二人。
待众人走后,张三丰这才座椅上站了起来,在暖阁内来回地踱步,似乎在思考一件令人难以索解的事情。而刘古泉则恭敬地侍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