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巅峰对决(一)(3 / 4)
而那人居然也十分规矩,在这十五天中,贫僧总会有些吃喝拉撒的时候。他居然从来不乘机来抢《易筋经》,可是贫僧一回到蒲团之上,他便又开始跃跃欲试起来。这十五天,贫僧虽然一直未曾见到他,可是贫僧却知道这人却是滴水未进,也同贫僧一般,十五天没有合眼,仅凭这一点,这人便高出贫僧许多。”
“到了第十五天时,贫僧已经感觉自己要崩溃了,贫僧知道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便准备毁了那本《易筋经》。正这时,却听那人突然道:‘大师也太过小气了,在下只不过是想借贵寺的《易筋经》看上一看,瞧瞧那本经书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可是你却将其坐在蒲团下面,无论如何也不在下看上一眼。’贫僧当时以为凭这人的武功来说,至少也得有百十年的功力,可是听到这人的声音竟然如此年轻,当真大出贫僧的意料之外。当时贫僧道:‘施主武功玄通,武功几至天下第一人的境界。武功修习到施主这种地步,已经不再需要用别派的武学来加深自己的见识了,所以施主即使看了本寺的《易筋经》,对不会对施主再有所助益。施主又何苦强求呢?’”
“那人听了贫僧的话后,却道:‘说来说去,还是小气。在下不是说过了吗?在下只是想瞧上一瞧,却并不想修习《易筋经》。从这一点上看来,你们少林寺便没有人家‘武当派’大气。上次我去武当山,正好碰上周真德传授他的弟子松钰太极拳剑,从头到尾让我好好地看了个够。’”
松风与丘清玄听到这里,两人的面色都是遽然剧变。他们没想到人家不仅仅去了“少林寺”,而本门“武当派”也在很久以前便被人家光顾过了。“少林寺”毕竟还有一门《易筋经》没有被人家盗去。而“武当派”连本门至高无上的武学“太极拳”和“太极剑”都被人家瞧了个精光。刚才他们还对“少林寺”的武学被盗感到幸灾乐祸,却没想到自己的“武当派”的损失更为惨重,这无疑让他们更是痛心不已。当下,松风急急问道:“大师,你知道那人是谁吗?”
而灵真对松风的发问毫不理会,只是接着道:“当时,我便接着问道:‘你去武当山是找张三丰张真人吗?’那人竟然不答,过了好久,我才知道那人已经走了。贫僧的禅房不过是斗室之地,而十五天来贫僧竟然自始至终也未能查觉对方身在何处。贫僧自身任‘少林寺’方丈以来,从未见过如此令人惊异之事。而到了今年‘南荒三魔’来本寺拜山的时候,我才再次听到这人的声音,他就是吴天远。”
虽然松风心中早已猜到灵真所说之人是吴天远,可到这时仍是微微吃了一惊。至于朱元璋却是饶有兴致地听完了这个故事,然后向灵真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张真人与吴天远两人究竟孰强孰弱呢?”
灵真道:“据贫僧看来,吴施主轻功高绝,而张真人内力精纯。他们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各有所长,真正相较起来估计也就是在伯仲之间而已。不过正因为他们二人的武功太过接近,才使得他们二人今日相见会产生出极为特殊的意义。依贫僧暗自揣度,他们二人经过今日相会之后,当会使他们在武学之上踏出前无古人的一步。”
朱元璋听到这里很不高兴,他并不希望吴天远或是张三丰变得更强,以致于变得难以制衡,因此,他又问道:“这意味着什么?”
灵真平静道:“这就意味着,除非他们俩愿意彼此为敌,否则,谁也不能与他们相抗衡。”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难道他们还能敌得过十万大军吗?”
灵真道:“陛下,您是要听贫僧说真心话,还是要听贫僧的虚意奉承呢?”
朱元璋道:“你就实话实说吧。”
灵真道:“武功到了吴施主与张真人这种地步,他们对敌人的多少已经无所谓了。无论他们的对手有多少,他们都是与一个一个的敌人单打独斗,他们的武功技巧,已经使得他们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这一步,所以即便他们面对百万雄师,只要他们肯出手也绝不会空手而归。陛下,我知道您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听到这里更是恼火,刚想反驳),他们凭着单人独骑之力,当然不可能一举击败成千上万之人。可是反过来说,成千上万的人却也奈何不了他们俩中任何一人。贫僧想陛下应该是熟读史书的,应该知道人多并不一定都能派上用场。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虎牢关一战,不过是唐太宗率领千余人对窦建德十余万大军,最终竟然生擒窦建德。更何况他们这种武功绝顶之人,几乎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人多势众在他们的面前已无一点优势可言。”
朱元璋对灵真的解释并不买帐,无论张三丰,抑或是吴天远,什么时候能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了?只是不论朱元璋如何不愿意承认吴天远有多厉害,可他明白吴天远对他的危胁却是真实的。只要吴天远愿意,随时有可能来取他的性命。除非张三丰肯来护卫他,否则谁在他身边保护他都是白搭。
燕王府门前,张三丰领着“武当派”群道以及独行狼、楚春城等人恭候多时了。他们远远地见到吴天远待一行人,张三丰率先迎了上来。
吴天远这一行人中大部分都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