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诸子百家 三教九流(1 / 2)
玉京山,玉京山,今日的玉京山紫云盘旋,瑞气冲霄,鸾凤和鸣,祥和胜境。远处,山峰高耸,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风摇宝树,日映金莲。玄宗殿瓦盖琉璃,玉泉洞门铺玳瑁。绿杨影里语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
此时,玉京山门户大开,悬芦结彩,迎候各路英豪,因为人数众多,沿途都有引路童子负责引路,只看那一个个小道童生得好生俏丽,似那金童玉女,讨人欢喜。
临近中午,日头高升,霎时,只见一片霞彩如三千瀑布流泻而下,顿时紫气涌动似浪滚,无边九彩之光冲霄而起,如龙似凤,华彩万千。印入眼帘,便是仙家福地,云雾缭绕,仙鹤翩飞,一派祥和圣地,便是道门玄宗。
正是:五色朦胧宝迭山,红黄紫皂绿和蓝。才见道门真胜境,试看玄宗玉京山。
天时将近,风云卷动,群英荟萃,但见为首一人,一身墨色长袍,高冠束发,佩玉明宗,昂首踏云步,不染红尘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步散千秋,唯是非起,以墨为道,今以为姓,是为郢。”
“诸子百家,墨家巨子墨郢到。”
随后一人也是不甘示弱,只见来人大袖一挥,手上竹卷铭刻三千法言,一身浩天正气,可撼苍穹,一身血青胆魄,可险地脉。紧绷的脸上,是冷峻,是无私,是法证严明的真实写照,“法之卫意,在乎君政,政之所为,在乎一道。”
“诸子百家,法家宗正慎嗣元到。”
墨家巨子落地回身一观,“慎宗正来得好快啊。”
“哈,总不能让墨家巨子专美于前。”慎嗣元冷峻的面孔上不自觉的浮出一丝笑意,刚正不阿的法家宗正,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今日乃是道门玄宗开山大典,意义非凡,此象征着道玄一脉长久以来的各自为政开始走向统一。”
“是啊。”
话音落,天外再现清圣之气,四道身影步出云端,随之诗号响彻,动敬天地,“师良师,法正法,昂首乾坤三光定;论异论,辩雄辩,无愧天地一苍生。”
朗朗诗号引来众人注意,却见正空之中,伟岸身影轻踏祥瑞之云,染布一片道霞,仙风飘逸,降现不凡英姿!霞绿色的道袍,在乘风中,扬起一丝飞舞之姿,三千乌发舒道冠,六色绿彩展英姿,来人赫然正是玉清界三壶之禄主——宗岩禄主·海蟾尊。
“漫劳海内传名字,不论腰间无有悬。深奥自惭称道者,纵行奇想托神仙。”
但见第二人,手持炼壶松拐,给人一种较为慵懒,不喜多管闲事的性格,但那满头的雪发,又昭示着此人有另一个江湖故事,因为,那是一种惨白,令人悲痛的惨白。此人正是道门玉清界三壶的领导者,瀛洲风藏府主事,风鬙寿岳·悬壶子。
“延龄人种神仙草,甲子重新山如阜。纪算新开甲子花,春秋不老德大年。”
此人乃是道灵一脉富有盛名的道门修者,绰号仙源福岁,同为玉清界三壶之一,名列道门三大灵器之一的祈生明槌,为人老成稳重,生性达观。
“快看,快看,玉清三壶竟然同时来了,玄宗好大的面子啊。”
“你这是废话,关键不是玉清三壶,而是前面那一位,到底是什么来头,能位列玉清三壶之前。”下面先到的人都在窃窃私语的议论,议论纷纷。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震袖扬尘,凛眉夺目,好似神仙人,步踏云端入凡尘。一身仙华之气,脱世之灵,在落地霎那,带动玉京山地脉莫名的颤动。
海蟾尊面色一寒,上前一步,“尔等休得乱言。”
来人伸手一拦,面色如常,不见异色,“君子有所争,有所不争,将多余的言辞,放在不必要的人事物上。要懂得收敛锋芒,免得树敌太多,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嗯,灵君驾到,真是让玄宗满门蓬荜生辉。”未曾想虚靖翾于大殿之中传音而出。
来人闻言一笑,手握灵芝玉如意,一旁点垂下的玉穗,荡起回风索索,“玄宗一统道玄一脉,象征着道门力量的曾强,是件大好事,王烜爅岂有不来之理。而且不止要来,还要奉上大礼一份,以表庆贺之意。”
虚靖翾传音而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大礼收下,请入坐吧。”
王烜爅领着玉清三壶于前方道门一方区域落座,而对面,便是先前来到的法家、墨家等人,两方见礼,自是虚寒一番,“诸子百家以来大半,三教之中,尚缺佛、儒两教。”
话普刚落之际,只闻梵声大唱,只见一人盘坐莲台,横飞破云,直下九天。身后跟随着两名随侍佛者,一人高头大马、身形魁武,一人身披红袍袈裟,亦是威武不凡,“禅通无色界,妙法定莲台,慈悲恒度世,彼岸现如来。”
“佛门三脉之雷鼓云峰,庄严殿主光世大如到。”
云鼓雷峰乃佛门中专司缔命制裁之组织,为佛门戒律最高准则,身为庄严殿主,光世大如佛光照耀,一心慈悲度世,“光世大如代雷鼓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