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们结婚吧(2 / 6)
,却又偏偏喜欢附庸风雅,上任伊始就将一块『赛过苏东坡』的匾额悬挂在大堂上方。县官听了四人的陈述后,当堂赋诗一首:『文朝丈庙两相移,出家和尚去化齐;教书先生查字果?我也不是苏东皮。”
若曦一边讲着,一边点头示意我。待她讲完,康熙面上露出微笑:“人生在世,既无真才实学,又怎可附庸风雅。这个故事暗含着讽刺虚伪,的确好笑。”又抬头看着我道:“马尔泰若赢,该你讲了。”
我回想着刚才若曦的表情,心想:“看来若曦也示意我讲下去,我虽没她说得那么文质彬彬,但笑料决不会输于她。便讲起了我最拿手的一个笑话,马三立的《逗你玩》。”
我笑对康熙说:“那我就给万岁爷来一段老百姓的故事吧。我学问水平有限,太好太文的词儿也不会整,各位凑合着听啊——说:有一位老大娘,在屋里干着活。这位老大娘岁数也不小了,也就三十来岁,这,应该叫大嫂子吧,那就称她为大嫂子。有一天,她在门口凉了几件衣服,由于她家条件不好,她家那院是四面朝风的,没有墙,就跟个街头巷尾似的,说是院,其实却是人来人往的公众场地。说,她在门口凉了几件衣服,但也不能老看着啊,还得进屋做饭,拾掇拾掇屋子,干别的活,那只有让孩子看着了。孩子吧,还忒小,才五岁,那么一小孩儿,说傻吧,又不傻;说机灵吧,又不太机灵。也没上过学,小孩还不够学龄呢。忒小,叫小虎。他妈就叮嘱他:“虎啊,在门口看着点,凉上衣服了,瞅着点,别叫小偷偷去。要是有什么事你喊我啊!”我学着小傻孩儿的样,目光呆呆地“哎”了一声。听得旁边有轻轻的笑声。我没理他,继续学着孩他妈对孩子的叮嘱之话:“别动啊,搁门口站着啊,哪也别去啊,就搁那儿站着啊!有事你招呼哈!你招呼我,你叫我哈!”叮嘱完了,这老娘们回屋干活去了。
又听得耳边传来“噗嗤”的笑声,我没往心里去,继续讲:说孩他妈回屋干活去了,这个孩子就在门口站着,看着那么几件衣服,衣服挂在绳子上,他就搁那儿直勾勾地盯着,一动不动,就这么一直看着。孩子嘛,小,还老实。你说傻又不傻,你说机灵,又不机灵,就站那儿看着。一会儿,小偷过来了,一看:“呀呵,晾着好几件衣服。”又看到了小孩:“几岁啦?”小孩儿一瞅他,憨呼地答:“五岁。”“哦!叫嘛?”小孩老实地答:“小虎。”小偷说:“小虎?啊。你认识我吗?”“不认识。”“你过来,咱俩在一块玩。好吗,我哄你玩。我跟你讲:我叫‘逗你玩’,逗你玩,我姓逗,我叫逗你玩。记住了吗,叫我,小虎,叫我,我姓逗,我叫逗你玩。叫我啊?”“逗-你-玩。”“哎!对,小虎!”“哎!”“叫我啊,叫我!”“逗你玩!”“哎!好了!行。。。小虎!”“哎!”“叫我啊!”“逗你玩!”“好!太好了!叫得挺亲!”然后小偷走到衣服跟前,先把褂子摘下来。小孩瞅着不对劲,朝屋里大喊一声:“妈妈!嗯,贼摘褂子啦!”屋里干活的老娘们问:“谁啊!”“逗你玩!”“好好看着!”又看贼把这裤子摘了下来,“妈妈!他拿裤子!”屋里老娘们问:“谁啊?”“逗-你-玩!”“这孩子,一会儿揍你!好好看着!”小偷又把褥单子拿了下来。小虎接着喊:“妈妈!他又把被单子拿走啦!”“谁啊?”“逗-你-玩!”“这孩子,等一会儿我不揍你?”呆一会儿,他妈出来一瞧,还在这呆呵地站着。他妈四处一瞅,说:“咿呀!虎啊,咱家衣服呢?”“拿走啦!”“谁拿走啦?”“逗-你-玩。”
待我讲完,只见若曦脸蛋憋得通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用手紧紧捂着嘴,一副欲笑又不能笑的样儿。而站在康熙另一侧的李谙达却一直低沉着个脑袋,看不到他的表情。这三个听众,只属康老头最坦然,他是听得兴起时,咯咯而乐;听出趣味时,欣然微笑。待我讲罢,仍然默不出声,只见嘴边带笑,面目慈祥地低头默思。
过去一小会儿,他才有所暗示地说了句:“你们两个既然憋得这么辛苦,干脆就笑出来,朕又没说过要治你们的罪!”
康熙话音刚落,若曦和李公公小心地抬起头来,他俩又互相疑惑地对望了一眼,这才眼如月牙般地露出了一脸轻松的微笑。
康熙继续对我说:“马尔泰.若赢,果然是名不虚传,难怪朕的十五格格那么喜欢你了。。。”接下来,康熙轻叹了一口气,眼睛低沉着,不知道在寻思什么。我疑惑地看看若曦,寻思:“这老头今个儿到底想干吗?”她看着我的眼神,斜眼睨了康熙一眼,又转过眼神,看着我,轻轻摇了摇头。
突见康熙看着我,道:“最近十四阿哥身体有恙,已多日不见痊愈。朕心中疑虑,派了太医前去,回来说是患了‘忧思症’。朕问太医:何为‘忧思症’?太医答:‘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接下来,康熙说了一大堆文言文,我听得简直就是懵天海地、昏天地暗啊!总之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基本是。。。反正是。。。简直就是。。。根本一句没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