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盆友的承诺(3 / 5)
睛再次地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说:“因为你喜欢看,喜欢聊这个话题,我若不看看,我怎么接你的话往下聊?”
我见他害羞的样儿,除了想笑,还是想笑。我扯着被,朝他的方向挪了挪位置,没想他也双手拄床,向我这边挪了挪。我见状,终于忍不住,脸靠在被遮的膝盖上笑起来。
可这么一笑,却给我的眼睛笑得酸酸涩涩的,外加鼻子不通气,清鼻涕倒流,正所谓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我抬头扫了高哲一眼,见他只是低头摆弄着自己的手指,脸上依然流露着一副娇滴滴含羞的神情。有时我特别喜欢看他像个小姑娘的样子,就像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菇朵,本来也想怒放盛开,争芳斗艳的,可是又娇羞于别人的瞩目与谈论,却迟迟拖延着遮掩着自己;可有时我又不想看到他像个小姑娘似的,因为必竟这朵花是朝我开放的,如果他能朝别人开放,让我赏个痛快还差不多。
我心里无奈地叹口气,心想:“还是让我打开话题吧!”我问他:“你知道历史上的胤祯,也就是现在的你的将来都会经历什么吗?”
他听了,刚才满面荡漾着的春光仿佛悄然而逝,只余一副严谨的面容,若有所思地望着我问:“怎么了?”
我没有回答他答非所问的问题,自顾自的说起自己所知道的、曾经从网上各个渠道获得来的有关胤祯的历史记载,
“历史上的胤祯是康熙最喜欢的儿子,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跟着康熙出门,康熙是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胤祯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然是同一母所生,但因胤禛生性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祯则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祯与皇八子极好,在皇太子胤礽被废前后,他积极追随八王爷参加争夺储位的活动。就是因为这个引起了康熙的极为不满,并且后来,父子之间甚至发展到对立和冲突的地步。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当康熙怒斥八王爷时,胤祯挺身而出,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佩刀欲诛胤祯,幸亏皇五子跪着抱住康熙劝住了,接下来其他的皇子也磕头恳求,唯有四王爷不语。接下来九爷被康熙打了几记耳光,十四被打二十大板,十阿哥被罚回家面壁思过。其实这段只是略简单记载的,其实康熙是很疼十四的,他根本就不可能真杀他,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即便五阿哥不求情,他也下不了这手。但是历史终归是定型的,所以我估计这二十大板你是躲不过去的。
四十八年,康熙第二次立胤礽为皇太子时,复封了许多皇子。胤祯被册封为贝子,尔后又封固山贝子。但他同康熙的关系依然紧张。同年四月,康熙到塞外游玩,因担心八爷一伙闹事,便不带十四、九爷、十爷相随。但胤祯设法和八爷一块去了,在八爷的夺嫡计划彻底没可能后,便是十四爷展露头角之时,这时的他也想了办法在朝野内外为他传播声誉。不过,既然咱们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有些事我看不去做也行了,必竟,做也争不上,不做也争不上,倒不如落个清静。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十四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气派,从而给了他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引起人们的瞩目。后来,胤祯统帅西征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康熙六十年,打了一路胜仗的十四本想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一月时,胤祯奉命回京述职。父子见面,开始研究各种问题。后来到了1722年,胤祯离京再赴军前。其实这个时候康熙已经很老了,他既然肯放十四走,那已经证明他本没有心思传位与十四,所以我觉得历史上说雍正弑父篡位应该不太可能。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雍正登基,十四爷很恼火,但是也没办法,他交了兵马后,回到京中,即落入雍正布下的罗网,失去了行动上的自由。但是他仍是不肯向雍正屈服,经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不给雍正留面子,令雍正也不满,降他为固山贝子。
1723年四月,雍正令十四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再后来,这哥俩的母亲去逝了,雍正为了慰藉他已故的母亲就晋封十四为郡王,只是图有个虚名而已,没过多久,却又降了。
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十四也愈来愈严酷。这段时间雍正的大臣们总是骨头里挑刺,总找十四的毛病,将他的地位一降再降,最后将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严加看守。恰在这时,有一个叫蔡怀玺来到景陵,求见他不成,便把写有“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为太后等语”的字帖扔入十四住宅之内。雍正知道后,异常重视,立即派人抓了十四,连夜反复审问他,罗织的罪名他当然不服,后来他被革去固山贝子,押回了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1735年正月,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十四和老十。从此他才过上了安逸的日子。”
我说完,他笑着问我:“怎么这些你记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