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起(1 / 2)
旁人都在为赵修齐的病能不能治好而提心吊胆,李家却是一清二楚,赵修齐的病一定会治好,到那时李家便成了功臣,所以李家人提早筹谋,先将几个产业悄无声息的挪了过来,便是三皇子一党,暂时也没有人察觉到李家与赵修齐的关系,是以李家入京一事,暗中留意着的只有得了吩咐的袁烈。
“李家的事情不急,等他们的绸缎行挪了过来,你就把人安排进去。”燕清歌淡淡吩咐着,凤眸之中笑意渐显。“李家的这颗棋,先埋上两年吧。两年后,会有一份大礼送上门来。”
“是。”袁烈得令退下。
……
就在赵修齐开始治病后没多久,一张震惊朝野的奏章被夏王萧立递了上去。
萧立在奏折里参五皇子赵修平与康和公主勾结,康和公主私造兵械,赵修平贩卖兵械,如此威胁江山社稷之大罪,等同谋逆,奏章还附上了康和公主与赵修平来往的书信和账册。
自从那一夜在百里庄听了燕清歌的推测,萧立就送了探子去康和公主的封地,经过接近两个月的调查,总算拿到了证明两人罪名的证据。
可惜记载了兵械真正流向的账册早早就被人毁了,是以根本不知道有哪些人牵扯了进去,没有证据,燕允也因此逃过一劫。
而康和公主也在察觉到神机营在调查她的时候,上吊自裁,并下毒令公主府两百多人一齐陪葬。
如此行径,令崇武帝大怒,当即贬斥赵修平为庶人,五皇子府上下满门抄斩,原本被流放的何家九族,也被一道新的圣旨被判了死刑。
五皇子一党的文臣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有的落罪抄家,有的官降几级,至此五皇子一党已经分崩离析不复存在了。
朝堂上的变化在女学里也反映了出来。
原本三十人的课堂里,某一日突然少了两个身影,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而幸存下来的那几个小姐们,不得不在女学里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对于那些人的示好,燕清歌只淡然处之,她本来在女学里就与人不甚亲近,看着似乎与大部分人的关系都还不错,实际上都保持了一定了距离。真正与她说得上有交情的,只有薛荷鸢跟何姝两个人了。
此时她更在意的,是宫里十殿下的处境。
五皇子倒了,八皇子已经退出朝堂专心治病,六皇子一文不成整日流转在温柔乡里,朝堂之上顿时变成了三皇子独秀一枝的地方。
三皇子本就在武将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皇子倒了之后,不少文臣都开始对三皇子示好,是以三皇子的势力在短时间之内膨胀了许多,隐隐有着与皇帝麾下的纯臣们相较的意味了。
作为君王,是不可能容忍这样的形势出现的。崇武帝必定要推出一个人来与三皇子抗争。
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与她燕清歌、与燕家有了交情的十皇子,赵修成。
早在入宫教成儿练字之前,燕清歌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只不过那时她没想到赵修齐会这么早就决定治病,以至于空出朝堂来任由三皇子驰骋。
在燕清歌的暗示下,成儿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聪慧,小颜子也按照她的叮嘱,行事十分低调,尽量在宫里活成一个透明人。
但燕清歌能提前做的,也只有这些。
眼下只能希望崇武帝不要把成儿牵连进来,甚至退一万步,不要单独把成儿推出去。否则这个孩子立即就会被啃得一干二净,连骨头渣都剩不下来。
果不其然,燕清歌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两个月后,皇帝颁布了一道给所有皇子封王的圣旨。
三皇子赵修瑞封瑞王,六皇子赵修项封项王,八皇子赵修齐封齐王,十皇子赵修成封越王。
其余的三个皇子都是以名为封号,怎么到了十皇子就单独有了一个皇帝亲拟的封号了?
这可是独一份的宠爱,让赵修成从所有皇子中脱颖而出。
谁能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年幼皇子会成为崇武帝最宠爱的儿子?
幸好,就在三皇子气急败坏要对十皇子下手的时候,皇帝又多加了一道圣旨:赐永州为越王封地,待越王长成大婚后前往封地,无诏不得回京。
这下平息了朝中所有针对十皇子的怒气。
皇帝这样安排,显然已经把十皇子从储君候选当中踢了出去,早早封了王,只要他安安分分的,大婚后去到封地不兴风作浪,那么不管是他哪一个皇兄登基,他都能有一份荣华富贵可得。
再说了,十皇子才五六岁大,又没有母族的支持,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过即便如此,三皇子一党还是对十皇子进行了调查,确定他仍旧是个资质平庸不受皇帝待见的孩子,便也放下了对他的戒心。
燕清歌则在松了一口气之余,思考起了皇帝如此安排的用心。
成儿如今虽然站在风口浪尖上,却是丝毫不会影响到三皇子的,这样就根本没有达到制衡的目的,那么皇帝是想用成儿来对付别的人?
燕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