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沈姨娘有孕归家(2 / 3)
三老爷和五老爷出现在宗祠里,无论他们说什么大逆不孝,高中了就忘本之类的话,只穿着孝衣,意志坚决的自请脱谱。
州府大人应邀前来主持,对新得的举人还是很尊重,劝说方家老爷们让步。
方其瑞也帮着说项。
最后妥协了。
方其瑞便趁机将方其宗在世时的文书拿出来,说早已经分了家,只是一时寻不到好住处,因此耽搁了。
过完腊八,就打算搬出去。
若说方其宣脱谱还在大家意料之中,方其瑞要分家就让所有人意料之外了。
就连州府老爷也没想到真的会有分家文书,专门叫师爷过来看了又看,对比了方其宗以前的字迹,确认无误后,才点头。
一时哗然。
只是方家说起来,上面已经没了父母,兄弟二人均已成家,约定文书要分家,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方宝乾仍旧是落在方其业名下,但是跟着方其瑞他们过日子。
方其业控家产,梅姨娘仍旧是当家人。
方其瑞自愿放弃宅院分配,净身出户。
方家几位老爷也不好说什么,二老爷颓然道:“方家气数已尽。”就再也不愿意踏入祠堂。
气数已尽么?
何家贤不这么想。
她觉得,方家是要苦尽甘来,东山再起了。
梅姨娘知道的时候并没有阻拦,四夫人一事,方其宣本着家丑不外扬,并没有对外说什么,只跟几位方家老爷说明了原委。
三老爷五老爷之前的感恩戴德早就消失,与方其宣一般同仇敌忾,自然枪口一致对准梅姨娘。
梅姨娘暂时处于下风,并不参加,也不好发表意见。
明哲保身。
方其瑞和何家贤就顺顺当当脱离了方家大院,搬到了景儿胡同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
这里离何家不远,便于照拂。
珊瑚在何家坐了小月,并没有离开,卖身契也不收,梨花带雨的惹何儒年垂怜,到底留了下来。
徐氏难得没有气病,只是一个人单过,再也不仰仗珊瑚做什么事。
反倒是春娇与珊瑚闹得水火不容,不可开交,弄得何长谨成天往她这里躲,说家里鸡犬不宁,听着就烦心。
第一个不受人挟制,舒心的大年。
何家贤只带了红梅和雪梨过来,其余的人都留在了方家——她养不起那么多。
阿香跪在地上:“二奶奶,您不带奴婢走吗?”
何家贤一愣。
阿香磕头:“奴婢知道二爷无心于我,其实我也不敢造次,更不敢奢望。但是我留在方家,也没有什么意思。回娘家去,更是不可能。只希望二奶奶能带着奴婢,烧火做饭洗衣裳,奴婢都可以的。也能为红梅和雪梨分担一些。”
何家贤见她言辞恳切,也能想到若是真的留她在方家,主不主仆不仆的,怕是日子的确会不好过,心里一软:“那就收拾了包袱跟着走吧。”
阿香感激不尽,急忙去收拾东西。
孩子们都跟过来了,方其凯被梅姨娘留在方家,林姨娘和方其云也留在了方家。
方其云自大病一场后,很是乖觉,林姨娘更是每日吃斋茹素,保佑儿子。
简单的收拾了屋子,做了一顿团圆饭。
梅姨娘那边却又专程请他们回去团圆。
方其瑞到底于心不忍,答应去吃饭,也说好回来带着孩子们守岁。
何家贤虽有不满,却到底知道,打断骨头连着筋,虽然分了家,可是他们不像方其宣是除了谱的,仍旧在方家族谱上,仍旧是方家的子孙。
梅姨娘坐在上首,短短半个月,却是老了许多,两鬓竟都有些斑白了。
她没说什么,只沉默的说了一句:“吃吧。”
于是大家埋头吃饭,连许久不见的方其业也出来,跟大家一齐吃饭。
许是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方其业率先起身端起一杯酒要敬梅姨娘。
梅姨娘笑了笑,正要喝,门口就传来喧哗之声。
却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浑身衣衫破烂陈旧,冲着进来,不顾婆子们的阻挡。
细看之下,才发觉大着肚子。难怪几个婆子拦不住她。
怕是不敢惹。
那人噗通就朝饭厅这边过来,见了梅姨娘也不说话,胡乱磕头,支支吾吾道:“当家人,你救救我罢。”
方其业捏着酒杯的手一抖,扭过头去。
梅姨娘起身细查,眯起眼睛,回头对方其瑞说道:“是沈姨娘回来了。”
方其凯坐在下首,何家贤的旁边,脸色难堪至极,整个身躯都在颤抖。
何家贤扶住他,轻声说道:“听完再说。”
方其凯勉强稳住。
梅姨娘便命绿尛拉了沈姨娘起来,又叫人带她梳洗换了衣衫,收拾干净了,重新带到大厅里面来,加了一个凳子,让她坐。
沈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