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三个问题(3 / 3)
价而贾的架势。到现在,他还没说过要北伐的话儿,也没多任何人有个承诺。
显然,没有足够的好处,根本就打动不了这个土匪。
这就是马士英的第三个问题:“朝廷,或者说咱们能够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价码,如何才能让他满意。
“军汉嘛,不外是钱、地盘和官职三样。”阮大铖语气中带着鄙夷:“钱,朝廷国库已然空虚,自然是拿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答应郑芝龙,发给执照允许福建水师在福建开盐场晒盐。”
“啊!”马士英眼睛都瞪大了,急到:“盐铁乃是军国重器,此例不可开,不可开啊!”
“首辅。”阮大铖还要再劝。
马士英斩钉截铁:“不行,不能这样,后患实在太大,做不得。”
阮大铖叹息一声:“也好,此议就此作罢。至于地盘,朝廷可以下招,将浙江温州府金乡卫、盘石卫,台州府松门卫、海门卫,甚至宁波府的几个靠海码头划归福建军节制。”
马士英:“温州、台州的几个码头已经由郑一官实际控制,可以同意。但宁波府那边却是不行。如此一来,我大明朝的水师在东南连一个出海的码头都没有了。”大明朝其实也没有水师。
阮大铖:“可以,此事也就下一道圣旨,惠而不费。再说官职,现在郑家父子都封了伯,朝廷可以承诺他们,一旦收复北京,父子封侯。”
马士英道:“其实,以郑森在大胜关的战功,也该封侯了。”是啊,其实郑成功本来是可以封侯的。只不过,他父亲也不过是个伯,难不成儿子的爵位还能大过父亲?这不合礼制,所以,郑成功现在不过是得了个靖远伯的爵位。
这个时候,刚睡着的弘光皇帝突然嘟囔一声:“先入北京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