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非洲(6 / 8)
西河之间风景美丽、气候宜人的高原上建立了索尔兹伯里城。英国的这些殖民地如果没受到来自<炫>-<书>-<网>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的挑战来自<炫>-<书>-<网>虽然为时已晚但仍试图赶走白人入侵者的当地国王罗本古拉,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炫>-<书>-<网>怀有野心的邻近的葡萄牙人——是不会扎下根来的。罗本古拉被迫向占优势的英国势力让步,而葡萄牙人则于1891年签订了一个条约,将大部分有争议的领土让给英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南非公司放弃了它的特许状,将其属地组成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两个殖民地。
表1 1914年非洲的政治区划分
平方英里
法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法属西非、法属刚果、法属索马里兰、马达加斯加) 4086950
英国(南非联邦、巴苏陀兰、贝专纳、尼亚萨兰、罗得西亚、英属东非、乌干达、桑给巴尔、索马里兰、尼日利亚、黄金海岸、塞拉利昂、刚比亚、埃及、美-埃苏州) 3701411
德国(东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兰) 910150
比利时(刚果) 900000
葡萄牙(几内亚、西非、东非) 787500
意大利(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兰、利比亚) 600000
西班牙(里奥德奥罗、木尼河居留地) 79800
独立国家(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393000
总计 11458000
英国人在南非地区也遇到了麻境在那里,他们同布尔人殖民者的年期不和突然爆发为1899年的全面战争。战争之后,英国人允许布尔人在奥兰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实行自治;1907年,这两个殖民地与纳塔尔和开普殖民地联合组成了"南非联邦自治领"。
这种史无前例的领土扩张的最终结果是:整个非洲大陆为欧洲列强所瓜分。如前面所提到的,只有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这两个动荡不安的国家例外。表1对1914年的非洲大陆作了具体的分析。
四、欧洲的影响
经济影响 由于瓜分非洲出于明显的经济动机,因此,毫不奇怪,随瓜分而来的是剧烈的经济变化。欧洲不再满足于沿海港口的一船船奴隶。工业化了的西方不再需要奴隶,因为技术已提供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机械。相反,西方需要非洲内地所发现的原料,因为它现在拥有提取这些原料的技术手段。
随着在金伯利发现金刚石(1867年)和在威特沃特斯兰发现黄金(1884年),对非洲资源的开发迈出了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在罗得西亚和刚果也发现了同样大量的矿物财富;在罗得西亚发现了金和铜,在刚果发现了金、铜和金刚石。西海岸的许多地区都盛产热带森林产品,如棕榈油、橡胶和象牙等。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公司在刚果、喀麦隆和法属赤道非洲等地区购买了大种植园;费尔斯通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它于1926军在利比亚租借了一块期限为90年、面积为1O万英亩的土地。
不仅外国公司租借了大片土地,而且外国移居者也接管了许多肥沃的耕地。探险者曾报告说,内地有些高原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土地肥沃。结果,欧洲移居者成群结队地蜂拥而入,尤其是拥入南罗得西亚和东非。不久以后,他们就在这些地区获得了最理想的农业地产。
为了运输当时生产的矿物和农产品,欧洲人着手在非洲敷设铁路网,正如他们早先在亚洲所做的孤样。敷设这些铁路是为了便利产品出口,而不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西非的铁路系统只是由北到南,东、西之间却没有铁路直接相连。
在扩大生产和建造交通工具的激励下,贸易达到了使传统的物物交换让位于货币制度的程度。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酒和社松子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普遍使用。
所有这些经济上的发展自然对土著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气候温和的高原区的居民由于土地被白人移民侵占,受到的影响最深。在某些情况下,整片整片的地区全供白人使用,非洲人不能耕种那里的土地,即使田地有时在休闲中。因而,非洲人不得不在白人的种植园里劳动,领取工资;有些人甚至就"定居"在白人农场主的土地上,为他们劳动,以取得为自己耕种一小块土地的特权。在其他地区,非洲人发现必须离开他们的家园,到矿山上去干活。如果非洲人拒绝提供种植园和矿山所需要的劳力,那么,白人就会采用各种强迫劳动的方法。最通常的方法是征收人头税,迫使非洲人为了挣钱交税而去干活。由于上述种种发展,非洲人传统的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程度降低了。他们不再仅仅为养活自己及家庭而工作,而愈益被卷入货币经济中,并受到世界经济条件的影响。例如:工业化国家中的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铜矿的开采,而世界棕榈油价格的暴跌立即减少了西非许多个体生产者的收入。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