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3 / 4)
是带伤作战。
“公子放心,这么久了,高大人一定能知道不对的,救兵很快就能到……”侍剑一面给石越打着气,但他话音刚落,一百余蕃兵便骑着马冲了上来。敌人为了章省马力,采用的是轮番冲击的战术。
侍剑红了眼睛,跃上一匹战马,手举马刀,大吼着迎了上去。十几名亲兵纷纷上马,紧紧跟在侍剑身后,如同一群被激怒了的野牛,冲了出去。另外几十名失去战马的亲兵也拔刀出鞘,随在骑兵后面,大吼着冲向敌军。余下的亲兵则排成一个大圈,保护着中间的石越。
侍剑的长刀挥动、落下,挥动、落下……每一次劈砍,都伴随着血肉横飞,敌人的鲜血沾满了他的衣裳。杀红了眼的一群人,只觉一切在眼前起伏闪动,人类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四旁飞落,战马咕咚咕咚的栽倒,发出悲鸣之声……但是叛蕃却如同数量众多的野狼,疯狂地撕咬着宋军,好像永远也杀不尽一般。马刀在空中相斫,不断的有宋兵勇猛的战死。侍剑身边活着的战友,越来越少……“我要死在这里了么?”侍剑心里终于冒出他一直不敢想的念头。便在此时,“呜——”号角之声终于从另一侧的山坡上吹响。
在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怔了一下。
“援兵!”石越精神霍然一振,一面红色三角军旗之下,结成圆阵的宋军开始缓缓向山坡下移动。即便是隔得那么远,石越等人也可以清晰的看见,来的是大宋禁军!
石越的亲兵们欢呼起来。
援军终于来了!
李十五勒束着部众,缓缓地向山坡下移动。这是他从未有过的冒险。以劣势之兵挑战强势之敌,而且是以步对骑,却并无半点屏障。此时再感叹未带盾牌已经迟了,士兵们的勇敢程度,决定着这个阵型的成败。但是他别无选择。好在敌人的箭,似乎不多了。他已经尽可能虚张声势,若能吓跑敌人,自然更好;若不能,也希望尽可能把敌人引到自己这一面来。
叛蕃们似乎没有想到援兵来得这么“快”。进攻石越的骑兵被撤了回来,叛蕃们把骑兵聚集在一起,观察着李十五的前进。他们也在判断:这是不是一支大部队的前锋?
凭着叛蕃首领对宋军的了解,实在无法想象宋军会具有如此勇气!
“未得命令,不可放箭。”李十五再次重申着命令。临敌不过三发,若是敌人未入射程便放箭,面对强敌,将是灾难性的错误。
圆阵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
夕阳映射在宋军平端着的弩机上面,似鲜血流动。两个山坡之间,一片死一般的寂寥。
忽然,怪叫声再次响起。一队叛蕃高举马刀、骨朵,吼叫着冲向李十五的圆阵。
李十五瞪圆了双眼,心里估算着距离:七百步……六百五十步……六百步……“嗖!”弩箭划过空气的声音传来,李十五心里顿时一沉——有几个新兵因为紧张,没有等待命令,就扣动了弩机。紧跟着,老兵们也下意识地也扣动了弩机。数十支箭无力的摔落在离敌人二三百步远的地方,叛蕃们哈哈大笑,策动胯下的战马,加速冲锋起来。
没有时间训斥了,李十五的念头一闪而过,高举佩刀,厉声吼道:“停!”圆阵整齐地停了下来。新兵们又是紧张,又是羞愧,有点不知所措。但老兵们却若无其事,迅速地收起弩机,取出弓箭来。三个军法官的脸绷得如铁板一样,死死地盯着每一个战士的后背。
“第二队!”李十五的吼声再次响起。
第二大什士兵与第一大什士兵整齐的换位,这次没有出差错。
“发射!”
数十支弩箭如一小群飞蝗,飞向冲入射程中的叛蕃。便见十多个叛蕃应声落马,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落……但是冲击并没有停止。虽然只有百余骑的冲锋,李十五也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地表的震动。但是他没有时间惧怕。他的瞳孔缩得极小,手上的青筋几乎要爆裂。
“弓箭手!”
第二大什的弩箭射出之后,所有的士兵都整齐的蹲了下来,后面第一大什的士兵们,换上了双曲复合弓,用射速更快的弓箭来打击敌人。拉弓!放!拉弓!放……羽箭在残阳下漫天飞舞,不断有敌人中箭落马,但这些蕃骑却极为勇猛,悍不畏死的前赴后继,很快,叛蕃冲到了阵前。李十五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髡顶披发的敌人。但这绝对不是契丹人,也不是党项人。这些叛蕃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他们懂得如何伏在马上躲避射来的弓箭;他们冲击时相互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没有蒺藜,没有霍锥,没有杵棒,也没有狼牙棒,甚至连长枪都没有!只能用朴刀来对抗敌人的骑兵。幸好叛蕃的武器与装甲,远远比不上整编禁军。
“杀!”李十五将手中的弓箭狠狠地丢到地上,拔出了佩刀,大吼着冲向一个叛蕃——“杀!”仿佛被他的勇气所鼓舞,他的身后,士兵们纷纷抛下弓箭,勇敢地迎上骑在战马上的敌人。这个时候,阵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叛蕃乱七八糟的武器与宋军的朴刀在空中互斫,发出刺耳的声音。战士们的吼叫声与惨叫声交相混织,李十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