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骑木马(3 / 3)
西瓜吃。
在吃瓜的时候,黎元元向田爸爸打听了一下。
那个小木马和滑滑梯的图纸,果然是小木匠叔叔画的,然后由木工房的师傅一起加工制作而成的。
不过,最初提出这个创意的,却是杨阿姨和苏阿姨。
她们在沪上都见过,小时候也玩过这个,所以就向连队里提出来,好让孩子们也开开眼界。
在知青们的心中,一直希望大城市里有的,连队里也能有。虽然生活在边疆,却一点也不比城市里差。
这种愿望,一旦实施,也一点一点地改变了连队里的生活。
无论是老职工,还是小青工,对这种改变都十分赞赏。
也得到了连长和指导员的支持。
吃了晚饭,又到了开会时间。
今天是班组讨论。
王慧珍拿着针线活去高班长家了。田根宝让伟民带着弟弟、妹妹去屋山头玩一会儿,等到路灯亮了,就回家。
这会儿,太阳已经落山了。
微风拂面,格外凉爽。
屋山头聚集了一大群孩子,有打纸面包的,有滚铁环的,有趴在地上弹珠子的,还有几个女孩子在打沙包。
“元元妹妹,过来过来!”乔蓬丽一看到小元元,立刻停下来,叫她过去玩。黎元元自然很高兴,就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这会儿天也不热了,就好好玩一玩吧。
白天温度高,在托儿所里只能躲在阴凉地里,稍微一动弹,就是一身汗。小姑娘们把橡皮筋、沙包都收起来了,她还一直没摸过呢。
黎元元加入了乔蓬丽这一组。
加上她,一共九个小姑娘,一边四个,一边五个。
这些大孩子玩起来,都是双打三打,防不胜防。她跑了不到两个来回,就被打下去了。最后,只剩下乔蓬丽自己。
乔蓬丽接沙包的技巧很高超。
对家两三个沙包一齐打过来,她都能接得住。
一轮下来,她们这一组又被救活了。
黎元元一边跑着,一边笑得咯咯的。
这种“复活”战术,只要同组中有一个玩得好的,就能救活一大片。像她这种运动细胞不发达的,只要选对了组,跟对了老大,就能一直玩下去。
结果,她们这一组来来回回地一直跑,另外一组就一直扔沙包。
最后,那一组生气了,领头的那个小姑娘把沙包往地上一摔,不玩了。
兄妹几个回到家里,王妈妈也开会回来了。
连队里班组讨论,一向比较灵活。
时间可长可短,事情说完了就可以结束了。当然,也有比较认真的班长,能一下子开到熄灯前,也不怕影响第二天上班?
不过,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班长自己家里也有事,干嘛还要开那么长时间?搞得班里的职工们嘴上不说,心里直埋怨,那样就不影响工作了?
所以,像高班长、田班长这样的,一向都是速战速决。
大家也心照不宣,过得去就行。
“哎,老田啊,你听说了吗?晚饭前,江排长带着他家的那个老五,亲自去给家长赔礼道歉了……”
“哦,江排长还真拉得下脸来?这个人,可不简单!”
黎元元一进家,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看来,这一家子都是善于钻营的,这个社会学琢磨得不要太透彻哦。
不过,吃了这个教训,那个江慧勤是不是会变得老实一点?
看她下午骑木马的样子,开开心心的,好像一点都没受到影响哦。这小姑娘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悍。
这一点,她可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