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 / 2)
宋琬醒来后已是午时, 孙嬷嬷按孟阶的吩咐喂了她醒酒汤。宋老夫人佯怒, “你瞧瞧你如今的模样, 可还是个女孩子家该有的,下不为例。”
宋琬没想到她这么不胜酒力, 明明前世她都可以喝一坛不眨眼的。她笑了笑, 和宋老夫人道,“祖母,我知道错了, 以后再不敢喝多了。”
宋琬闻到身上有一股怪味,她抬头看了看明月, 问,“我是不是吐了?”
明月和喜儿用力的点头, “小姐不光吐了, 还吐到了阶公子身上。”二人一想到孟阶当时的脸色黑的如阴云一般,就不寒而栗。
宋琬知道孟阶是有洁癖的,闻言甚是恐慌,又问,“那他当时生气了吗?脸黑吗?”
见明月和喜儿点头, 宋琬哭丧着脸, 浑身上下像是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
孙嬷嬷吩咐丫头婆子打了热水进来, 宋琬沐浴了一番,身上才没怪味了。酒劲过后,宋琬觉着腹中空空的,她捏了几块点心填肚, 才问孙嬷嬷,“哥哥可也回来了?”
宋琬脑海里一片空白,她只记着孟阶抱了她从‘晋江斋’出来,之后的事一概没有印象了。
孙嬷嬷斟了一杯茶水递给宋琬,回道,“刚刚侍书派了护院来回,说大公子被千姑带去了‘妙仁堂’。老夫人原本要去的,阶公子说他去便可以了,估摸着得等到傍晚才能回来。”
孟阶回到罗府换了一身衣服,又来宋家看了宋琬一回,安慰了宋老夫人几句,这才出去了。
千姑的医术宋琬是知道的,可她还是有些担心,又让来顺备了马车,也去了‘妙仁堂’。
‘妙仁堂’是青州府的老字号了,坐镇的便是‘张神人’,又有几个年纪稍小的大夫。一楼是药房,二楼有几间雅间,是‘张神人’平日歇息的地方。
孟阶就等在门口,他看到宋琬过来,脸上的神色淡淡。宋琬闭了闭眼,硬着头皮走到孟阶身边,小声的道,“听明月说我吐了你一身,对不起啊。”
孟阶许久没有说话,他看着宋琬耷拉着脸,微无可闻的叹了一口气,才伸手拉着宋琬进了屋里。
千姑正在给宋珩施针,她看到宋琬进来,笑着道,“酒醒了?!”
宋琬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她看到宋珩半倚在床上,皱着眉问道,“我哥哥怎么样了?”
千姑一边将金针捻进宋珩的后脑勺,一边和宋琬说,“小姑娘不必担心,你哥哥后脑勺只是积了一些淤血,我用金针给他引出来便好了。”
在头皮上施针最为麻烦,错一处都不可。这也是宋老夫人以前请过的大夫不敢施针的原因。千姑额头上沁了一些汗意,她将最后一根金针捻进去,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张守仁拿了一张药方进来,看到宋琬脸上有些愤岔,宋琬转身给孙嬷嬷使了个眼色。孙嬷嬷会意,将四坛上好的酒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这是‘如意馆’新出的杜康酒,小小心意还请‘神人’笑纳。”
张守仁看到四坛酒,立即明白了宋琬是什么意思,他笑了几声,说道,“你这小丫头,惯是古灵精怪的。我说两坛不成,你便给我送来四坛。好好好,我老头也就不生气了。”
他将药方递给宋琬,又道,“这是活血祛瘀的,每日给你哥哥煎两副,不出一个月便就完全好了。”
千姑抬头看了二人一眼,没有说话。又低下头拔出一根金针,上面果然有黑色的血迹,她用绸布擦干净了,又扎在了别处。
过了一会,她才将所有的金针都拔了出来。有小厮端了烛台过来,千姑在火上燎烤一番,又仔细擦了放在了布包里。她笑了笑,看向宋琬,“好了,回头让你哥哥睡上一觉便就差不多了。”
宋琬激动的走上前,和千姑作了一揖,还未开口说话,就听千姑执着她的手道,“谢字就不要说了,给我四坛酒就成。”
宋琬点点头,眼中含着些许晶莹,点着头道,“早就备好了。”
孙嬷嬷吩咐护院从马车里搬了酒出来,都摆在了圆木桌上,竟有数十坛。张守仁双眼晶亮,笑着和宋琬说,“小丫头,这些可花了你不少银两吧。”
‘如意馆’的酒做工复杂,一坛清酒都要卖上二两银子,更不要说精工细作的‘杜康酒’了,这数十坛酒竟用了二百两银子。
宋琬笑了笑,没有说话。别说二百两银子,就是千两万两,只要能治好宋珩的病,也都是值得的。
护院驾着宋珩上了马车,宋琬又连声和千姑、张守仁道谢。直到出了‘妙仁堂’这条街,宋琬才放下了纱窗。
宋老夫人捧着宋珩的脸看了许久,落下一串浑浊的泪水,她抱着宋珩哭道,“我的儿,祖母就是此刻死了,也能安心闭眼了。”
“祖母,你说什么呢。”宋琬嗔了宋老夫人一眼,又道,“千姑说了,哥哥现下需要休息,祖母过一会再来看哥哥吧。”
宋老夫人看宋珩的脸上果然泛着惫色,她点点头,执着宋珩的手道,“好,快去休息。”
宋珩拱手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