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条约》(3 / 4)
少,这才是重点。
风雪终于彻底的停了下来,整个天空依旧是阴沉沉的。沈从云从书房里出来,漫步在园子里的小径上,鞋子踩在积雪上咔咔的响。
1914年的元旦,就这样来了,遥望着西方那远远的天际,沈从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如果能回到过去,如果能选择是否穿越,我会怎么选择?”沈从云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心中一阵茫然,发现竟然没有答案。
……
1914年世界的焦点,无疑是巴尔干半岛。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匈帝国对于塞尔维亚获得的利益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地位。俄国政府借机打着帮助塞尔维亚的旗号,插手巴尔干事务。双方的矛盾急剧升温,大战一触即发。
1914年的春天来的很早,三月里一阵东风吹过后,大地从冰雪覆盖的严冬中走了出来,枝头上的嫩绿迫不及待的钻了出来,伴随着一阵一阵的和风细雨奏响了春天的交响曲。
心情不错的唐绍仪从汽车里下来,看了看总统官邸后院湖边的杨柳已经一片绿油油的,不由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心情不错是因为有好事上门了,俄国公使自新年伊始,多次提出中俄之间应该就双边关系展开会谈,对此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俄国人眼下和奥匈帝国之间的争端日益加剧,屁股后头的中国又总是重兵囤积在远东。虽然现在中国保持的中立,一旦未来开战了,八十万虎狼一般的中国军队,说是心腹大患一点都不过分吧?所以,俄国人一定要尽快解决掉中俄之间遗留的历史旧账,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奥匈帝国的较量之中。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们要打仗,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啊。眼下着急的虽然是俄国人,可是我们也要做好催化剂的工作嘛,这一次与俄国之间的谈判,就不要漫天要价了,能将就的将就,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中俄互不侵犯条约》敲定了,给俄国人吃一颗定心丸。”
唐绍仪听的很仔细,心里对沈从云的高瞻远瞩也非常的佩服。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趁机敲诈一把老毛子,唐绍仪多少有点不甘心啊。
沈从云也不甘心啊,可这不是权宜之计么?不让俄国人放心大胆的去和奥匈帝国对掐,这世界大战什么时候能打起来?沈从云巴不得世界大战明天就打起来呢,可这不是俄国人现在因为有中国的掣肘,显得有点缩手缩脚的不够放的开么?为了更大的利益,一时的利益也就算了,再说了不是还有俄国的激进分子在外蒙古呆着么。
“即便是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我看俄国人也不会太放心,怎么着也得留下个三五十万军队在远东。”唐绍仪不由的笑了起来说道,沈从云也跟着笑道:“那是自然的,一旦真的开战了,能拖住俄国一个集团军也是好的。”
了解了沈从云的真实用心后,主持政府工作的唐绍仪,在接下来的谈判桌上让外交部的人态度好一点,再好一点,一定要让俄国朋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中俄之间的谈判,自然瞒不了同盟国方面,德国公使上门求见的频率也在增加了。德国公使这么一勤快起来,英法公使也跟着勤快起来。总之一句话,凡是协约国赞成的,同盟国就要反对,反之亦然。
沈从云倒是对各方代表都是客客气气的,一再强调中国绝对保持中立,与各国的友谊不变。
与德国公使会谈的时候,沈从云大笔一挥,同意签署《中德友好贸易协定》,不管未来欧洲战况如何,只要德国人拿出真金白银来,德国人需要什么,中国就卖什么,而且还价格公道送货上门。这不上个月中国最新研制出来的U型潜艇,就卖给了德国20艘么?还是现货交易,送货上门的服务。
别说是德国这样的老朋友了,年初中国政府本着四处伸手的原则,偷偷处理了一批旧装备给“全印穆斯林联盟”,这也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嘛。(全印穆斯林联盟,巴基斯坦独立运动组织。)
德国公使满意的走了,英法公使来了,沈从云亲自接见给足了面子,一再表示中国不希望卷入欧洲各国的矛盾之中,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俄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指日可待。因此,英法公使也满意的走了,甚至对于中国在印尼的马达维亚兴建大型军港的事情,也没怎么再叫劲了。当然前提是要保证英法在印尼的利益。
美国公使是最后上门的,毕竟现在的美国和中国的处境相当,奉行的都是“孤立政策”,不过美国人还是很关心中国的态度的,如今的中国别的不说,军事力量上肯定是非常强大的,中国的态度已经能影响世界格局了。假如说中国政府决定加盟哪一方,美国政府肯定会考虑考虑,是不是跟进捞好处去。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考虑,距离真正的决断还有很大的距离不是?
沈从云再次重申了中国保持中立的态度,尽管各国政府都有点半信半疑的,但是这时候也只能相信沈从云的话,至少眼下中国确实是在保持着中立。
中俄之间作为有着历史宿怨的邦交国,从来在谈判桌上气氛就没这么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