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图打仗(4 / 5)
见清兵的辫子。
“谁!”看见城下黑影晃动,哨兵壮胆喊了一声时,砰的一声枪响,哨兵一头栽了下来。十几个扛着炸药包的士兵,冲到城门下,快速的放下威力巨大的新式无烟火药做的炸药包。
“轰!”的一声巨响,城门瞬间被炸的稀烂,城门楼子也被掀到了一边,摔了个支离破碎。
百米之外隐蔽的尖刀连,瞬间跃起冲进城内,还没等清兵回过神来,城门已经被拿下,紧跟上来的火力组,牵着马匹驮着的马克沁机枪上来了,几分钟内就架设完毕,对着慌乱不堪的清兵,就是一通狠狠的扫射。快速跟进的后续部队也进了成,一个团的兵力杀将进去,顿时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到处可见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新军士兵,在追杀逃窜的清兵。孙磊领着几个警卫和副官,在战斗打响二十分钟后进城,站在城墙上看着里头的情况,不满的咂嘴道:“这张打的,没劲透了。通知师座,他老人家可以进城了。”
……
长春城里头这时候也是鸡飞狗跳的一片,虽说新军打过来是迟早是事情,可是长春城里头的满人官员,拼凑起来的军队,不过是一万来人。一万人不算少了,不过装备次了点,城头上的铁炮,还是康熙年间的玩意。城下突然哗啦的一下出现数不清的新军,土黄色的军装远看着满山遍野的,城里头的有钱的满人,不乱那才叫一个怪了。
长春城里头,武将领头的是原先满人提督穆圣科,首先这一万多人,原先俄国人暗地里提供的枪炮,主要落到绥化那边的大佬们手上了,穆圣科手下的士兵,装备的多是大刀、抬枪,只有三百多条快枪,还是单发的林明登产品,早年间江南制造局的产品,因为老走火,淮军都不乐意装备的。
就冲对面黑压压的一大片新军,这仗还怎么打?原本还指望俄国人出兵帮忙打一打,现在俄国人没来,倒是沈从云的新军先来了。穆圣科心里可没底气打这一仗,多年的养尊处优,把满人身上的那点子血气,早就耗的个干净了。
这不城里的十几个营官,到处找穆圣科大人出来主持战局的时候,找了一圈都没早着人,后来在提督衙门里抓了个士兵一问,才知道傍晚的时候,穆圣科带着五百亲兵,早从北门带着家眷溜走了。
穆圣科居然跑了,几个手下一合计,不能在这等死不是,干脆拉上队伍走得了,到绥化去。
杨军和蒋怡鼎这边,正商量着怎么明天一早攻打长春呢,结果派出去的侦察部队回来报告,守军全跑了。杨军和蒋怡鼎还不相信,迟疑了一下,派出一个连的小部队,逼近城下看看,结果一阵吆喝,城门居然就打开了。领头的连长也是糊涂大胆的家伙,一百多号人就直接杀了进去。
这一进城了,几个守门的老兵举手跪地投降,说什么上了岁数了,跑不动也不想跑,求新军饶条性命啥的。
蒋怡鼎见探风声的部队,进了城后用火把发回的旗语,顿时和杨军两人相视一顿苦笑。之前以为,好歹是一万多人的守军,怎么着不打个半天也拿不下,现在一个连就搞定了。早知道何必这么费事扎营?直接进城了事。
数万官兵呼啦一下进了城,抓了几个没跑来的士兵一打听,将原来的一干官员抓了几个一审讯,守军跑的很干脆,几个仓库里囤积棉衣和粮食,连动都没动,据说都是穆圣科之前派兵去抢回来的。
杨军听说守军跑的不久,干脆让一个骑兵旅先追击一下,能追的上就搞一家伙,追不上就拉到。
一万多守军撤往绥化的路上,刚走了不到两个时辰,身后一阵火光冲天,两千骑兵挥舞着马刀杀了过来,一万多人顿时乱了阵脚,呼啦一下各自逃命,骑兵旅追杀到半夜,结果这帮兔崽子跑的真快,勉强的捞着两千多人的俘虏。
遭遇骑兵追杀后,这只守军基本上散伙了,愿意送死的人当然不会多,大部分人溜回家,脱下军装当农民去了,少部分人拿着家伙上山当土匪去了,逃到绥化的清兵,加起来都不到两千。
“这仗打的,太没劲了!”杨军和蒋怡鼎凑到一块后,一阵的苦笑。不管怎么说,得赶紧派人回军部去报信,幸运的是,长春城虽然不是省会,但是有电报局,里头的人跑了个七七八八的。蒋怡鼎派人抓了几个报务员回来,一封电报拍了回去,汇报战果。
战报发过后,两人对这地图一合计,绥化距离长春在千里之外了,骑兵还好一点,步兵一天下来两百里已经是极限了,这还主要归功于新军对负重行军抓的严格,同时北上的部队配备了大批的骡马。
部队总不能每天都极限行军吧,两人一商议,决定休息半天,征集骡马,明天下午继续北上,由骑兵师在前面开路扫清沿途的小城镇。快了不敢说,至少要保证每天八十公里的推进速度。争取一个星期后,赶到绥化城下。
商议完毕,两人上报军部后,各自下去准备了。
沈阳城里的第一军指挥部内,接到前方的电报后,余震立刻给沈从云送来了。沈从云看了电报连连点头道:“蒋怡鼎和杨军,这两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我看这计划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