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蕲春李通(3 / 4)
?”
李通大喜,梅乾之名他也素有耳闻,庐江三大寇一块儿投了刘尚,皆受重用,这在江湖中也是成了一段美谈。当时李通闻之,心中也是颇为羡慕,只是当时刘尚的势力还极为弱小,稍有不慎就可能覆灭,所以李通虽然对刘尚有好感,却决不看好。
后来刘尚战袁术,杀笮融,乱军之中继位振武将军,以数万杂兵全灭黄祖数万精锐,这些事情,每一件传播,都能引起众人津津乐道。到了刘尚收甘宁,单人独骑与甘宁数百人见面,这样的胆色,更是令江淮之间的游侠儿倾慕,甘宁之名李通可是如雷贯耳,仰慕久已。听说甘宁投了黄祖,不过才一司马,屡次不得升迁,李通心中颇为惋惜,这也是黄祖屡次相招,李通也不愿意前往的原因,甘宁尚且如此,何况他李通还不如甘宁呢。
但是刘尚却是不同,甘宁一降将,刘尚待之等同太史慈,更是升为奋威中郎将,从名头上来看,比起太史慈的奋武中郎将更加的响亮,现在听闻雷绪在刘尚军中有路子,李通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他自负满腔热血,却没有识得之人,也许投了刘尚,自己的才能也有了用武之地。
当即,李通令雷绪给梅乾去信,询问近况兼流露出归顺之意,梅乾接信,听闻故友还在,心中也是极为欣喜,也令人回信一封,诉说刘尚乃是明主,兄弟来投,必不会埋没满身的才华。
雷绪得信,慌忙报给李通知道。恰好这时候,黄祖的使者也捧着破贼校尉的官印来到了李通家中。李通强自忍耐,含辱接受了破贼校尉的官印,其部下闻听,皆愤怒无比。险些造成兵变。好在吴霸等人安抚及时,众人勉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却是熊熊不断。
梅乾回信,李通自然也是看过。加上又受了黄祖侮辱,李通心中怨愤,于是召集吴霸。雷绪等部众大小头目,商议道:“黄祖昏聩之人,皆是我等如草芥,今日之辱,你等深知,我自思我们人数虽然众多,但是可堪一战之人也不过数千,哪里来的万余精壮献给黄祖。”
吴霸也是怒极,叫道:“黄祖无能之辈,有种让他和我单挑试试,以前我们怕他,乃是江夏兵强马壮,现在黄祖不过是个没了爪牙的大虫,还有什么害怕的,不如我们即可引兵渡江投奔刘尚去!”
雷绪也是脸色难看,对李通说道:“梅乾同我至交好友,有其给我们引荐,再差也能混个杂号校尉,岂不比在这里受黄祖鸟气更加舒坦?我听闻日前有一人投往豫章,姓徐名晃,原来不过是杨奉军中一个芝麻官,近日投奔刘尚之后,现在贵为领军中郎将,与太史慈。甘宁等同,可见刘尚确实任人唯贤,绝不会轻视我等出身!”
其余大小头目也纷纷进言,皆对黄祖不满,请李通渡江。李通见人心齐整,知道不可违拗。只是他自己也有想法,暗思刘尚虽是明主,如果自己不显些手段,刘尚未必能够识得。万一投了过去,职位也不过一校尉,他虽然有信心短时间窜上去,引起刘尚重视,到底浪费时间。在李通的私心里,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直接从中郎将干起,而不是从校尉的位置一步步往上爬。毕竟,徐晃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徐晃能,自己为什么不能。
想明白这些,李通拍了拍手,吸引部下注意。众人见此,知道大哥有话要说,纷纷住口不言,只把眼来看着李通。看到部下识趣,李通也是满意的点头,对众人笑道:“刘尚既然贤明,我们过去投奔,自无不可,但是我们人马虽然众多,可战之兵却是太少,去了未必能够引起刘尚的重视,我有一计,或许能够为大家图谋一场富贵,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随我大干一场?”
大小头目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叫道:“大哥有事尽管吩咐,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是谁皱了一下眉头,不是好汉!”
李通大喜,当下令众人围在自己身边,然后说道:“江夏之地,却是被长江一分为二,我的主意,就是趁着黄祖把目光放在武昌之时,江北兵力空虚,却悄悄把江夏北岸之地献于刘尚,这样一来,不管我们能力大小,一旦刘尚得了半个江夏,这首功当属我们无疑。刘尚军中,有功必赏,我们此计成功,一场大富贵是跑不了的。”
众人闻听李通之言,皆踊跃欢喜,拍手道:“大哥此计大妙,黄祖视我们如土鸡瓦狗,不屑一顾,今日我等当齐心努力,让黄祖看看,我们也不是软柿子,任谁都可以来捏一扭的!”
大家计议妥当,这联络刘尚之事当然交给雷绪来办。雷绪责无旁贷,加上同梅乾许久不见,心中极为挂念,于是欣然前往。李通为了取信于刘尚,同时也是断绝众人心存侥幸之心,把大小头目的家属连同自己老母一起,一群男女万余口趁夜渡江,在雷绪的率领下往彭泽行来。梅乾早的了消息,出彭泽迎接故友,兼安置各家老小,又快马书信一封,报知刘尚知道。
这时候,刘尚刚刚完毕,全军都开始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听闻蕲春李通率部来投,刘尚心中大喜,对于李通,他也是素知其名,知道此人极有才华,是个能战之将。
彭泽县令府中,刘尚带着鲁肃刘晔两人一起从武昌星夜赶来。梅乾接住,请刘尚入县衙坐定,随后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