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22日,哈尔滨。(2 / 2)
和各有关部门计算一下,拿出一个稳妥的方案。我希望在半年内基本结束中亚和外东北的军事行动……”
中央作出决定之后,各个有关部门都全力运转起来。
大批的部队和物资往西北和东北抽调,多得像蜂群的飞艇飞机也在向这两个地方集中,同时边境线上也开始大兴土木,众多的营地和野战机场在极短的时间拔地而起。而且还有大量军队通过亚欧铁路,在小弟阿富汗和波斯境内进行部署。
……………………………………………………………………
现在俄国的局势总的看起来是红军占了上风,他们把战五渣得白军抽得满地乱滚,但各地的叛乱也仍然还是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这主要是拜那伟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赐,文总都觉得想出这个政策的乌里扬诺夫同志简直太有才了。
因为这个碉堡的政策,现在俄国各地的叛军、抵抗分子乃至不满分子多如牛毛。特别在中亚,最着名的就是“巴斯马奇叛乱”了。完全可以说,这里的“红白歌会”是开得最激烈的,双方都是不同戴天的仇人,只要落到对方手里那基本上就是“杀全家”一途。
原本中国是封锁了边境,就坐在过境线里隔岸观火,看热闹看得好不惬意。至于双方逃过边境的难民嘛,中国也是乐于接收的,这么多免费劳动力不要白不要,咱们既然救了你们命,那你们就用身体来报答吧。所有的难民都要进行检疫,当然在此过程中肯定免不了植入芯片什么的。
再经过甄别之后,白军的武装分子就好好招待一顿再送给白俄,红俄的武装分子嘛,就送去劳动。至于一般难民,年轻的妹子和萝莉,就送到内地的学校进行培训,等到成年或培训合格后,就去参加“配对活动”,嫁给那些嗷嗷待哺的光棍们。至于男人,在了解了他们的特长之后,就送到各个地方进行劳教,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当中有价值的,诸如科学家、工程师等都很少,所以大部分都是在矿山、工地之类的地方。至于劳教时间,就看表现了,不过按照管理人员私下讨论,这里面恐怕90%都得一辈子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