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之大清帝国 > 第十卷 复兴 (6)

第十卷 复兴 (6)(8 / 11)

数8万人,超过驻印英军总人数。

国防军尽管得到了大多数印度大陆民众的支持,但毕竟是出国作战,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困难很多。而且,英国已经统治印度大陆3百多年,还是有一定民众基础的,同情、帮助、追随他们的印度籍民众仍有不少,与国防军为敌的不仅仅是驻印英军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印度籍士兵。因此,激烈的战斗仍时有发生。至10月初,在兵力规模、武器性能、官兵素质等方面均占尽优势的国防军才占领英属印度大陆上的主要城市如加尔各答、孟买等,歼灭和俘虏了近10万名英军和支持英军的印度籍士兵,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英属印度大陆上的英军被全歼后,英国的殖民统治随之终结,但印度大陆并未迎来和平,更残酷、血腥的内战紧接着便爆发了。

这是康凡意料之中的事。

印度大陆上的大小邦国多达数百个,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各异,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而英国殖民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各邦国之间的矛盾,以好渔翁得利、分而治之。纵观历史,印度大陆从来就没有凭借自身的力量真正的统一过,其所创造的文明可以说都是外来文明在这块大陆上的再次绽放。因此,这块大陆也就没有能够形成统一的文化基础,注定永远都会是一盘散沙。

英国人对印度大陆各族人民的殖民统治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统一的印度,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印度大陆各族人民,而只是在印度大陆原本就光怪陆离的各样文明上又增添了一个更为遥远、长期的霸权影响而已。英国人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将印度大陆硬挤在了一起,纯粹是在自掘坟墓!尽管其在统治后期已经意识到分而治之的有效性,可还是做得不够彻底——这可以理解为是其为了自身利益也就是想长期占据印度大陆而考虑的。

但康凡却并没有占据印度大陆的意图,仅仅只是想加以利用,为夯实中国的防御部署服务。而要想利用好这块大陆(也仅仅是一块大陆,并不能称之为国家)也只能继续并且必须更彻底的采用英国人分而治之的办法了。

因此,康凡给予曾经帮助和支持过国防军的多个邦国以大力扶持,将广达4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印度大陆依照宗教信仰和种族传统以及历史习惯等划分成了11块,成立了11个忠于中国的邦国,迅速抽身而退,将印度大陆的混乱局面甩给了这11个邦国。

当然,这11个邦国都成为了中国宗藩体系中的新成员。而国防军只在与印度大陆一水相隔的锡兰岛西南海岸建立了一个大型军事基地,做为又一个西华岛基地到马萨瓦基地的中转站。

锡兰岛陆地总面积6万5千多平方公里,位于印度大陆南端外海,就像是印度大陆滴下的一颗泪珠,与印度大陆只隔着一条海峡。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海港——科伦坡是欧洲与亚洲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16世纪后,该岛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期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国防军赶走英国人后,该岛的两个主要土著民族——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爆发内战,争夺对锡兰岛的统治权。历史上,僧伽罗族曾经在锡兰岛上建立过僧伽罗王国,泰米尔族曾经建立过泰米尔王国,两国之间战争不断,但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消灭对方,直到英国人占领锡兰岛后,两个王国先后灭亡,两个民族才不得不共同接受英国人的奴役。而中国介入进来后,将两个民族的领地范围按照传统习惯线强行固定了下来,使锡兰岛最终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终于迎来了和平,也使国防军获得了一个良好的驻军环境。

“你真的很有头脑,康凡。”朱迪说道,“这样一来,从此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英属印度’这个统一称谓了,而将是11个新近独立的、互不相让的国家。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单独与中国抗衡的实力,并且他们相互之间的损耗将使他们永远无法威胁到中国——只要中国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康凡微笑不语。

国防军攻陷英属印度大陆的行动在整个印度洋周边地区引起了剧烈的连锁反应,从北到南,阿拉伯半岛诸国以及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联邦等这些印度洋沿岸国家纷纷群起声援中国,与埃国、苏丹、埃及以及西亚和中亚的多个国家联合,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家联盟,加入中国一方,与多国联盟宣战。

如此,国防军就实际控制了东起中南半岛、北至印度大陆、西至非洲东海岸、南至南非联邦的环印度洋周边地区!而这一地区不仅只为国防军印度洋的防御部署做着重要贡献,更是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这里蕴藏着的那些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商品市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长久保证,是中国持续壮大的资本!

“所以,为了我们祖国更加光明的未来,我还得把荷兰人也赶出印度洋。”康凡说道。

朱迪苦笑,“仗打到这个份儿上…我想,荷兰人早就该明白怎么做了。”

“但愿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