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之大清帝国 > 第三卷 发展 (3)

第三卷 发展 (3)(3 / 3)

明知道水秀心里有委屈为什么不问?”梅香问他。

康凡摇头,“水秀已为**,我不便多问。倒是你该问问,你们都是女人,有话好说。”

梅香撇了嘴,“你没见水秀那个婆婆戒备的样子啊?根本不给我们单独说话的机会。”

康凡回头看看那处府第,想着贺水秀的眼神,心里怅然若失。

出了京城,又有宫中侍卫追来传话:康大人且在原地等候,皇上即刻便到。康凡领命后,便跟随侍卫向光绪要来的方向迎过去。这次,康凡和梅香第一次见到了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面对面时,双方都心情复杂。

“得见康大人,荣幸之至。”梁启超先在马上抱拳招呼。

康凡下马还礼,“久闻梁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亦是荣幸之至。”

梁启超说道:“康大人以一己之力造富于三晋大地之举,实非吾等书生能为之。然康大人视吾等变法为不可为之事,敢问有何高见?”

康凡笑笑,“梁先生言过了:一来,造富于三晋大地之举乃众人所为,岂是在下一己之力?二来,变法不可为之语在下从未讲过。”

梁启超说道:“康大人之见可否重复一表,吾洗耳恭听。”

康凡说道:“梁先生满腹经纶,在下之意定已明白,何故重复?”

“康大人请面授机宜。”梁启超坚持要听。

康凡无奈,便说:“开花方可结果,然未有养花之土,花岂可开,果亦从何而结之?现今之大清,挺变法图强之说者,不及十之一二,先生如何服众?大政当道,岂可改之而将弃?为民谋福利者,民定举之;为国谋富强者,国亦举之。当今应以发展实业、改善民生、积聚民心为首要。而今先生只图政改,必致民心沸腾,国势跌宕。乱世何谈发展?实可谓无土之花、无花之果也!”

梁启超辩解道:“吾之变法亦为国富民强耳!”

康凡说道:“国未富、民未强,先生变什么?国富民强岂能凭口而说之?魏源先生于数十年前便主张‘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先生不知否?”

梁启超一时语塞,面现尴尬。

康凡继续说道:“政为民所生,民为政之根基。造富于民、藏富于民,政随民变而变为正道,不可反其道而行之。想吾宁武府,富甲天下,政变乎?兵强马壮,政变乎?”

梁启超似乎在冷笑。

康凡一挥手,身边的10名情报人员迅疾驾车飞奔而出,同时抽出腰间的毛瑟自动手枪连续射击,一百发子弹全部射向官道边一棵手臂粗细的杨树。车轮滚滚、马蹄翻飞,枪声震耳欲聋,在快速而持续变化的相对位移中,这棵树被密集命中的子弹拦腰击断,在轻柔的春风中徐徐倒下。骠悍的战马意犹未尽的返回,依旧响鼻连连、四蹄乱踏,情报人员们在颠簸不已的马车上齐刷刷地换弹匣、拉枪栓,手法熟练、快捷之极!

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以及周围护卫的那些宫廷侍卫和禁军官兵们无不瞠目结舌!周围一下子鸦雀无声。

光绪这时从车上下来,边往前走边拍掌,“晋军之兵强马壮实不吹嘘也!”

康凡急忙躬身施礼,问道:“皇上,下官可否惊驾?”

光绪笑道:“朕甚喜,何来惊驾之说?”

康凡说道:“下官正欲返晋,得皇上口谕,前来相迎。幸遇梁先生,因而产生一番争论。不曾想圣驾亲临,多有不敬!”

光绪笑问:“汝与梁先生之争论结果如何?”

“不曾有结果。”康凡答道。

光绪转头看梁启超等人,问道:“却是为何?”

谭嗣同在旁插话道:“回皇上:谋变之法不同矣。”

光绪点点头,又问康凡,“汝尚坚持前次所说?”

“是。”康凡回答。

光绪说道:“既是如此倒也无妨。谋变之法不同,然谋国富民强之意同矣。宁武府之富强,天下闻名,康知府之功绩自不必说。此次归晋,望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先强朕之一方,以点带面,假以时日,终俱强矣。”

康凡说道:“皇上英明!”

光绪说道:“胡聘之为吾大清鞠躬尽瘁数十年,朕体恤其年老体衰,不堪重负,因命汝以正二品副都统总兵之位协办山西之军务,为胡聘之分担一二。”

康凡躬身谢恩。

光绪一行离去后,梅香调皮地向康凡道了个万福,笑道:“恭喜康大人。”

康凡黯然:“变法不成,天下必乱!我即使当再大的官又有什么可高兴的?”

“你已经尽力了,康凡。总不能拿着枪去逼迫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改主意吧?”梅香说完,挽了康凡的臂弯,将头靠在康凡的肩膀上。

康凡目眺远方,久久矗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