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掌控四镇(十)(9 / 9)
告终。
二,龙剑镇。龙剑节度,光启二年建镇,治龙州,辖龙州(今四川平武东南)、剑州(今四川剑阁)二州。景福元年,增领利、阆二州。文德元年,割利州隶感义军。天佑三三年,罢领阆州。
光启二年,杨复恭奏命其假子杨守贞为龙剑节度使。大顺二年,诸杨发动叛乱。次年也就是景福元年,李茂贞奏请征讨杨复恭,趁机占据了山南西道。八月,李茂贞进军龙剑,杨守贞逃往阆州。乾宁元年七月,岐军又攻克阆州,完全将龙剑的地盘纳入了李茂贞的势力范围。关于杨守贞之后继任的龙剑节度使,或因史料不足,未曾查明。
为争夺东川,李茂贞与王建展开了激烈争夺。在王建的攻势下,岐军节节败退。乾宁三年正月,龙州失陷,刺史田昉被杀;同年五月,又失剑州。光化二年八月,王建又攻取阆州。至此,龙剑一镇全部失陷于蜀。李茂贞自景福元年八月至光化二年八月实际控有龙剑镇七年。
综合来看,李茂贞秦岐政权的割据地域范围一度扩展到关内道、山南道、陇右道、剑南道四道十五镇,势力达及四十余州之地,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一带.,在这些地域之中,还包括李茂贞新置的乾州、耀州、鼎州等州,这都是晚唐五代割据政权之下的特殊现象。后世史学界曾长期对李茂贞及秦岐割据政权研究比较忽视和冷落,实际上秦岐割据政权的实力及在晚唐五代整个政局中有着巨大影响。
不过从这些考证中也可以看出,李茂贞占领的地域并不是始终稳定的,具有动态的特点,实际控制区域有所反复。
李茂贞麾下诸将在本章中的出现,基本是按照史实来的,但如同华镇等方面,由于李曜的因素,便不同于史实,为便于读者诸君详细了解,遂以此为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