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匕首(1 / 2)
这特么是她第三次订亲了,要连前世算上,第四次了。嘉敏看着镜中人的脸,未免片刻失神。
和周城还是第一次。
订亲没新人什么事,总共都是长辈忙活。温姨娘遗憾自己记不得嘉敏的嫁妆单子,别说那些婢子了,就是嘉言都没忍住骇笑。人要经过天翻地覆的大难才知道身外之物要紧,也才知道身外之物不要紧。
嘉言之先总疑心她阿姐委屈,渐渐就不疑了。宋王当然好,但是再好也都过去了,他别娶,她另嫁,两不相干。
想不到最终会是这个人,嘉言未免惆怅。她初见周城是在瑶光寺中,那小子奉命看守她们,成日里笑嘻嘻的,下手却狠……如果表姐还在,定然会大吃一惊。女婿回门时候,也能狠狠揍他一顿。
但是表姐,已经不在了。
温姨娘脸上漾着喜气洋洋,虽然新郎不是她中意的那个,但是好歹,她能名正言顺地操持阿姐的婚事——那原本是她想都不敢想。
这让嘉言想起千里之外的母亲和三郎,还有……想到澹台如愿,她不由自主笑了一笑,他原是不许她走,或者说,他就觉得她该安安分分住在宅子里,像那些传闻中的大家闺秀,世族女子一样。
然而他失算了。
她记得他那个目瞪口呆的样子,他结结巴巴地说:“六、六娘子和世子说得不一样啊……”
过了很久才又与她说:“……和三娘子也不一样。”
她气鼓鼓地怼回去:“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我这样有什么不好?”
澹台如愿呆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出门擦枪去了。
次日清晨她被乌容喊醒,乌容说:“澹台将军来了。”请进门,他就垂着眼帘与她说:“没什么不好,六娘子挺好的,比别人都好。”说完就走了。
嘉言:……
这大清早的,她还以为柔然入侵了呢。
母亲与她说:“澹台将军当然什么都好,待回了洛阳,阿娘就亲自出马,给他说门好亲,不会像从前崔家娘子一般……”
她听懂了母亲的意思,母亲是觉得澹台配不上她。她在那时候想起当初她阿姐遇见宋王,她有没有想过这个人配不配得上她,或者她配不配得上这个人?大概是都没有吧。母亲遇见父亲的时候呢?
皇帝死的时候,她知道这世间便是至亲,也不能共情,像她不明白她阿姐当初对宋王的迷恋,她阿姐不能懂得皇帝死时她的难过,母亲不理解为什么洛阳城破她会只身回去找阿姐,也再没有人如她为胡嘉子哭得这么伤心。
她困守西山劫掠为生的时候,心里就只剩下恨,所有的、所有的消息都那么可怕,那就像是天降大雨,每一滴雨都化成针,针穿成线,无孔不入,扎到哪里,痛到哪里。
父亲死了。
兄长死了。
她阿姐嫁给了她们的杀父仇人,就好像那人还是她的如意郎君。
母亲在家里诅咒宋王,诅咒阿姐,诅咒元明修,诅咒不知道感恩的洛阳人和天下人。
她宁肯在外头流血也不要回家看母亲的脸。
三郎还小,他从前那样无忧无虑,突然之间,身边再没有一个人像从前,即便仍冲他笑,那笑容里也有无数的恐惧与忧虑。
她没有离开洛阳是因为救助过她的胡嘉子,因为被困的谢云然母子,也因为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天下之大,还有没有她容身之处,她不知道。她杀了很多人,她原以为杀人是件很可怕的事,然而血喷到衣上,和西山里的猎物并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黏稠的,滚烫的,然后凝结成褐色的痂。
澹台如愿夺了她的刀,却没有顺势揭开她的面具,他握住刀低声道:“我教世子用箭,世子曾教我使刀……”
“六娘子该是不记得我了吧,”他说,“我上次瞧见六娘子,还不如小马驹高……”
“你才不如小马驹高!”她终于没忍住反驳。
如愿就笑了:“六娘子上次也这么说。”
他说:“洛阳不是久留之地,六娘子随我到武川镇去吧,武川镇虽然不如洛阳繁华,但是在那里,六娘子就可以不怕了。”
她昂起头:“谁说我怕!”
“是我怕,”他笑了一笑,并不与她强辩,“六娘子要有个闪失,我如何与王爷世子交代。”
嘉言到这时候才正眼看他。
他身材与昭诩相仿,眉目不及昭诩清秀,更硬朗一点。如果说昭诩的英气像是浓雾重重里破空而来的一声青笛,那么如愿就像是荒凉之地,吹出连天营帐的号角声,那声音里能听出金戈铁马,烽火河山。
“我姓澹台,”,他说,“澹台如愿。”
“如愿……哥哥。”她知道她原本该称他澹台将军。
他始终没有揭她的面具,就好像她就该长这么张人不人鬼不鬼的脸,她也索性就不揭了。
初到武川镇,嘉言惊得呆了,她这辈子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第一次知道天底下还有这么荒凉的地方,从脚下往远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