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琥珀泪(1 / 2)
这样的不争事实,让琳妃百口莫辩,她用那双纯如琉璃的美眸深深的凝望着端王,问他可愿意相信她一回,她从来都没有背叛过他,颐人是他的孩子,她不认识田磊,那个人说的全是谎话。
然而,人证物证俱在,秦端王当时年轻气盛,被醋意熏晕了头,众目睽睽又失了颜面,还是毫不留情地下令将她发配冷宫。
琳妃望着那个昔日曾经温情无限的男子,万念俱灰,疾步冲向朝阳宫高高的红色宫柱,了结她如昙花一现般短暂的一生。
从那以后,他失了此生最爱,埋头政事,成了无情清冷的明君帝王,冷心冷面,峻毅沉着,也不过是个处理政务的木头人,早已经心如枯槁。
他也不愿多看那孩子一眼,因为他身上有她的影子。
那根高大的朱红色宫柱到现在还用白色的真丝绸缎包裹着,仿佛在祭奠他们逝去的爱情……
秦颐人三步并作两步,跪倒在地,昂首道,“儿臣自知驽钝鲁莽,不配担此重任,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颐人愿往齐国为质。”
老秦王双眉紧蹙,目不交睫地看着他,“颐人,你可知这一去凶多吉少,异常艰辛。”
“孩儿知道,但国难当头,如果以儿臣的一条性命能换得北秦安康、百姓太平、父皇无虑,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算了吧!”老秦王微微叹气,“你母亲琳妃若还在的话,一定会心疼的!”
这个儿子与那个让她爱恨交加的人极为相似,一样的聪颖多才,一样的倔强不屈。她已经驾鹤西去,难道还让他唯一的儿子也步入险境吗?
母亲?琳妃?秦颐人用力揉了揉耳朵,他没有听错吧,父皇对他说了母亲琳妃四个字!
自五岁生辰那天的晴天霹雳后,他再没见父皇对他露出过笑脸,更别说讲到母亲的名字,整个朝阳宫内也无人提及琳妃的一丝讯息,若不是那宫柱上每年到她忌日重新更换的白纱,仿佛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宫人都知道这是老皇帝的忌讳。
为此颐人小的时候曾哭过、闹过、骂过,但所有的努力毫无结果,因为在那之后的十三年中,父亲再也没有驻足过他的寝宫,时间消磨殆尽,他终于明白,自己失宠了。
那时的他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他无法接受同一天中,母亲与世长辞,父亲绝情而去。
他曾天真的认为,那和小伙伴们过家家时经常发生的吵闹一样,等过两天父亲气消了,自然会来看他,他记得从前父皇极疼爱他的,小时候更是常常把他抱在膝上玩,教他读书认字,明明嫡亲的骨血,怎么父皇能这么忍心,一点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呢?
他也曾恨过母亲,为什么和别的男人不清不楚,将自己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从那以后,他只在宫中的重大事典中见过父皇,本就很少碰面,偶尔见一次,也是离得远远磕头请安。
宫女太监们的白眼,兄弟姐妹的辱骂让他小小的心灵几近崩溃,后来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天家血脉,这个疑问一直困惑着他,到今天还未解开。
“母亲?”秦颐人双眼微红,颤声道,“母亲若是泉下有知,念我能为国家、为百姓、为父王尽微薄之力,也会欣然应允的!”
想到自己红颜薄命的母亲,他终于把持不住,心酸的泪滚落腮边。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隐忍了十三年的泪水,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泪珠是透明的,珍珠一般滴散,落到寒凉的地面上,一群有条不紊的蚂蚁爬过,唯有一只“小不点儿”一不小心跌了进去,它如临深渊般的拼命解脱,却只能是垂死挣扎,那泪滴瞬间凝结化为固体。
那是什么?难道,难道是琥珀之泪?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那颗泪珠上,全神贯注的盯着,不错,那就是传说中的琥珀泪!
秦国是北方民族,传言他们的祖先是北海龙人,龙人为生活在海底的神族,垂泪成琥珀,断肢可再生。
这些都是史书上的记载,无人亲眼证实。由于族群的进化,北秦皇族早就退化了原有的神性。“龙人”反古乃是大吉的象征,是天下明君降世的先兆。
火凤大陆每三百年将何为一统,现在距传闻中的合并时间还有不到二十年,莫非这孩子的出现意味着北秦将再次强大,统一火凤。
如果秦颐人真的是传闻中的那个秦国君王,那他一定是秦国的子孙,那琳妃当日……
秦端王不敢再往下想,眼前是琳妃临死之前哀怨的眼神、绝望的表情,原来是他冤枉了挚爱的女人,冷落了亲生的儿子,妻离子散,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他对不起那母子二人。
他早就该料到,琳妃那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虽无心争斗,却树敌颇多,宫里宫外多少人看着眼热,盼着她死无葬身之地。
他怎会如此愚蠢,着了别人的道,让亲者痛、仇者快!
枉费他一生自视睿智,竟这般蠢笨不堪,这个皇帝不做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