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3 / 3)
5_
左思安中考发挥得不错,超出师大附中录取线12分,稳稳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晶晶也如愿考上了清岗中学。
征得于佳与梅姨的同意后,左思安邀请晶晶到家里住了一周。她和刘冠超带着晶晶坐公交车、渡轮在汉江市内各处景点玩了一圈,逛过步行街、夜市和各大百货公司之后,晶晶的新奇劲过去了。于佳问她的感受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她喜欢动物园、植物园、长江、又大又漂亮的图书馆和那些大学,但不喜欢这个城市,热得实在受不了不说,而且人太多太吵,交通混乱,每个人的表情看上去都有点儿凶巴巴的。
于佳非常喜欢晶晶活泼的性格,被她孩子气的抱怨逗乐了:“你是想妈妈了吧?”
她使劲点头:“对啊。阿姨,让小安姐姐跟我一起回去吧。她说你要出差,我要走了,她一个人多孤单。”
于佳确实正负责一个重要的水利项目勘测,一直跟领导协调出差时间,她踌躇地看着女儿:“你愿意去刘湾住一段时间吗?”
“愿意啊,我喜欢那边的安静,还可以跟晶晶做伴。”
于佳若有所思地看着女儿,左思安跟平常一样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她并不怎么与同事谈论家常交流育儿经,但也多少听到同事抱怨最多的就是儿女突然不复同年的可爱,各种叛逆轮番来袭应接不暇,她却几乎完全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左思安的情绪失控期很短暂,从西藏回来以后,她跟从前一样听话温顺,甚至到了让于佳隐约不安的程度。于佳一向信奉科学与理性,并不敏感,当然鄙弃内心这种没由来的狐疑。她只觉得女儿的年龄,爱好安静的乡村田园生活未免有些奇怪,不过考虑到刘湾只有老弱妇孺,左思安住在那里,有细心的梅姨照顾,有晶晶做伴,确实比把她一个人留在江汉放心得多。
于佳打电话去征求梅姨的意见,梅姨当然满口答应。
相比酷热的江汉市,200公里以外的刘湾的夏天要相对平和的多,早晚的空气新鲜而清凉,就算烈日当头的中午,站到树荫下,也不至于像在城市里那样热得只想伸出舌头喘气。
过了几天,刘冠超也回了刘湾,他们三个人每天给菜地浇水拔草,喂鸡和猪,到离村子不远的一条小河钓鱼,去后面小山上采蘑菇,辨别各种野果。刘冠超分别给她们补习功课,或者由左思安给他纠正英语发音,晚上院子里的桂树下纳凉。听梅姨讲去别的村子出诊碰到的有趣事情,或者听晶晶讲她异想天开的小故事。
左思安并不觉得这样平静重复的日子单调,梅姨待她一如从前一样亲切,同事尊重她的距离感,晶晶正处于她潜意识里最留念的年龄,聪明活泼而又友善,阳光的性格会让所有与之相处的人觉得开心。她甚至想,如果她能过选择,她愿意永远住在这里。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已经让她不安,她不想细细探究自己内心深处隐秘的悲哀,更不愿意暴露在别人面前。
这天傍晚,天气阴沉,左思安在后院按动压力泵,将井水打出来装满一桶,双手拎起来,一回头,赫然发现高翔站在她身后。她一惊,脱口问他:“你怎么会来这里?”
“梅姨托我买几种药,我回清岗开会,正好给她送过来。”
“哦。”
她正要从他身边走过,他接过了桶,毫不费力地提起,径直送到厨房交给梅姨,重新出来,打量着左思安:“好像又长高了一点儿。”
她低下头,回避他的目光,轻声说:“嗯,我有一米六四了。”
乡村的黄昏充满人间烟火味道,淡青色的炊烟在各家屋顶袅袅升起,天空的云层快速聚散,暮色来得比平时浓厚许多。左思安站在水井边,头发绾成马尾,发梢拂在后颈间,她仍旧穿着学生气十足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可是不仅身材高了,而且从面孔到站立的姿势都褪去了最后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