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夜长如岁(2 / 2)
武晃了下脑袋,他对这些伎俩阴谋什么的并不十分感兴趣,他想到了一件事赶紧奏秉梁筠,“陛下,属下已经查到当初与影妃勾结之人的线索了。”
梁筠回过神来,拿起掉在案上的朱笔,不着痕迹的挡住因为太过激动而有些发抖的手指。
“可是,刚有点线索就断掉了。”赵武不无可惜的补充道,“属下只是查到那人和中州有关,身份极有可能十分高贵,势力让人不能小觑。”
陈杼蓦地一笑,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半是戏谑半是夸赞似的说道,“行啊老赵,怎么,最近读书了么?”
“嗨,从小殿下那里得了几本小书,都是小殿下儿时读的,借给属下瞧瞧,还别说,读起来还真是有趣。”赵武黝黑的脸上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
“最近待儿安稳了不少。”梁闵淡然一笑,仰脸看着自己的兄长,“越发不爱说话了,像你。”
梁筠微微蹙眉,揉了揉太阳穴,作为一个兄长近来确实对这个幼弟疏于照看了。
“还有立储之事,不知陛下有什么打算。”陈杼打断梁待的思考,问道。
立储。
梁筠眼神一黯,他虽成家多年,但是正王妃身体不好,嫁给他之后,只生了一个女儿,便是如今的长公主,侧妃两位多半是因为政治婚姻梁筠才以慕王的身份娶了她们,以平衡几个大臣的势力。虽是夫妻之名,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如今他是一国之主,国事繁忙,就连皇后那里都是很少去的。所以,他现在除了这一个女儿之外竟然是并无子嗣。
然而立储之事,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梁闵倒是不以为然,虽说立储这件事对这几个王爷来说,是最受影响的,但是一向逍遥自在的梁闵并不介意,他挑了挑眉梢,“也没什么迫在眉睫吧,就是你现在说要立长公主为储,也不会有人会说什么。”他邪气的一笑,甩了甩袖子,“那个最有想法的人此时被贬在凉州城,形同幽禁,连每日的情形都有人专程送到陛下面前,如此监控还怕他能嚣张么。”
陈杼也皱了下眉,犹豫着勉强认同,“王爷说得是。”
宫廷之变之后,影妃被处死,而泊王梁枫则被派遣到凉州城,依然保留着王爷的封号,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圈禁罢了。
也算是对他没有参与到母亲的通敌之事当中的一种奖赏。
而一世好评的老丞相淳于和林却在东窗事发之后,没等到梁筠下旨,就自己饮鸩而亡。大约是没有脸面去见先帝吧。
如今剩下的几位王爷,便是清王梁闵,主要在朝中辅佐梁筠,励王梁盛,此时他人远在限胡石,避免在梁筠夺嫡的关键时刻外敌趁乱侵入。泊王梁枫,被幽禁在凉州那个弹丸之地,不得自由之身。
早先的显赫和尊荣在失败之后都化作前尘灰尘,回首再看时,竟似黄粱一梦,因为那个万人企及的地位有的人赌进了自己的性命,有的人为此失去自由,在壮年幽囚于荒凉之野,不得善终。
梁筠合了下眼,再睁开时那种复杂的情绪已经被咽下,手足之间的争斗和杀伐不是不让他心酸心痛的,而在那段灰色的记忆里,最让他难以释怀的,还是那道纤细的身影。
她彼时一身素衣,像是早有预想似的,提前为自己穿起了丧服一般,危险林立的周遭中,她被人劫持,明晃晃的刀尖就在面前,然而那女子平凡的脸孔上丝毫不见恐惧,在他失去理智打算以身相替的瞬间,她厉声阻止,出言相劝,是那样的决绝和坚定。
随后便是她与歹人一齐坠崖的场景,胸口一阵酸涩痛楚,像细密的针扎在他的心上,急速的痛楚让他忍不住皱了皱眉。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如果你没有死,为什么不回来?又或许当初那一场坠崖的险情本就是为了让自己脱身的精妙办法。
你可是在害怕我一旦黄袍加身,便会六亲不认,加害于你?可你知道么?我为你准备的只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无限的尊荣荣宠。
咽下一口无言的泪水,梁筠目视着窗外西沉而去的夕阳。
“立储之事,等到找到那孩子之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