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云随雁字长(2 / 2)
看了看小印子,见他在众位皇子公主面前,自有一种镇静,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只听命乔言一人。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平生姜周志,轻歌事君王。”陈杼高声念毕,举杯环敬向三位王爷,四人举杯共饮。
乔言微笑不语。
词中之意再明显不过,陈杼还真是有点才学,以己度人,说自己有姜子牙的智慧,梁筠呢,有周王的胆魄,两相结合,便成千秋霸业。
那四人虽是饮酒,眼角却齐齐向乔言撇去,见她依旧毫无反应,只是含笑静坐。
梁柔见梁桔神情哀伤,为她斟上一杯酒,款款道:“本宫可不及姐姐那般好才华,唱个曲子蒙混过关吧。”
轻执象牙红板,梁柔启唇清唱,歌声婉转,和着满天月色,清澈通透,闻者无不沉浸。
果然与之前的歌声不同,乔言轻笑,较之从前,这首曲子含了相思的眷恋之情而更显柔美。
“呀!下雪了!”梁待欢快的跳了起来,指着亭外手舞足蹈。
空中不知何时又飘飘洒洒的抖着雪花,似乎比白天里的那场还要大。梁筠对着那大朵大朵的雪片,怅然道:“今年的雪这么早,恐怕会对农事不利。”
乔言看了他两眼,本以为他是为显示自己如何体恤爱民才有此说,见他表情凝重,全不似装出来的,心下歉然道:“万物生长都有其时,喜热的作物固然有些损失,但是喜阴的肯定会增收,王爷不要太过担忧。”
梁筠闻言神色果然舒展了些,笑着看向乔言,正要说些什么,梁盛摆手道:“哎,这雪要是下在中州一定是大丰收吧。”
乔言依旧坐在位子上,眸中一片黯然,面上已露伤情,梁盛自觉失语,一阵尴尬,从小印子手里接过银壶,为乔言斟酒。
乔言也不推脱,端着酒杯缓缓起身,踱到亭边。众人面面相觑,梁筠嗔怪的瞪了梁盛一眼。只见乔言将杯子探出凉亭,大如鹅毛的雪花落进杯中,久久不化。
乔言就着这雪花将酒仰头饮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凭凝愁。”
黛眉轻蹙,乔言拂了一拂衣袖,回身道:“憩然居尚有琐事未结,几位殿下请尽兴饮乐,臣先行告退了。”说罢裣衽为礼,径自向归路走去。
小印子放下银壶,也跟随而去。
六人哑然看着乔言离开,一时都没了话。梁待最先嚷嚷起来:“四哥你看你,把少傅卿气走了!”站起来就向外冲,“少傅卿,少傅卿……”
梁桔苦笑着看着她鲁莽的四哥道:“皇兄,我看你还是找个时间跟少傅卿解释下吧,我还从来没见过少傅卿那么生气呢。”
梁盛无奈的叹气,梁筠起身道:“今天很晚了,七妹和八妹也早点休息吧。老四,走了。”
好好的一场赏月就这么不欢而散。
路上,梁筠与梁盛并肩而行,梁盛道:“乔言到底是怎么想的?二哥几次示好,她都只做不知。难道她真的以为凭借聪明才智就可以无忧的生存下去吗?”
梁筠不无惋惜的说道:“四弟还没看明白么?”
“明白什么?”梁盛转头看他,一双星眸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流炎殿的事四弟忘了么?”
“二哥是说……”梁盛思考了下,突然诧异道“二哥是说乔言已经跟了太子妃?”
梁筠捻着手里的玉坠,并不答话。眼底的失望控制不住的流露。
梁盛的心也是一酸,人若不为己用,留之则是后患,乔言这等心机,绝对说的上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二哥”梁盛不忍心想这些,举手道“她不过是一介书生,又是个弱女子。必要的时候,四弟送她回中州好了。”
梁筠轻轻摇头,梁盛想的何尝不是他所想?只是梁盛不知道在马车中,这个弱女子说出那番惊世骇俗的见解。这个人落入对手的阵营,自己翻盘的机会还能有多大?
“四弟,你先回去吧,我还想在梅园转转。”
梁盛知他在为乔言的事走心思,遂答应道:“好,二哥早些回去,弟弟先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