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仿若故人 (3)(8 / 12)
净。她自是不会为裴邵竑打算,却不能不顾女儿。
想到此处,面上不禁讪讪起来。
见她想明白了,裴湛只叹了口气,便进了内室自去了净房。
徐氏讨了老大的没趣,只觉得身上又怠惰起来,白日里养好了些的精神也有些不济了。便想着,即是这般,就算了。待万咏秋除了丧,再为她寻一门合适的亲事,便也算对得起早逝的长姐。
她这边这般打算着,怡然斋中万咏秋却自有一番计较。
今日像贴身的丫鬟一般伺候了徐氏一日,待回到房中,万咏秋只觉得浑身如同散了架子一般。
这月之中,她跋涉近千里至京城,身上早已疲累不堪。在徐府又处处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便惹得舅母不快,如今到了裴府更是一整日都在伺候徐氏。此时便是晚膳都还未用,便倒在了床榻之上,面色苍白,眉宇紧蹙。
丫鬟若梅见状,自是替她抱怨,“小姐何须这般低声下气?这府里丫头仆妇一大堆,裴夫人自个儿有女儿有媳妇的,怎就轮得着您这般劳累自个儿。便是要讨了裴夫人欢心,伺候用药用膳也足够了,何必连伺候更衣洗漱这种事都去做。瞧您这般脸色,夫人若是知道了,该有多心疼。”
万咏秋听了丫鬟这么一番话,自床榻上坐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染着沧桑的冷笑,“我不这般又能如何。你也瞧见了,外祖父对我那般冷淡,外祖母与舅舅是不管事的,舅妈又那般不善。如今我孑然一身,自是需要一个依靠。我瞧着姨妈确如母亲所说,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蠢人。你没瞧见么?不过一日,她便对我的事儿上了心。如今我也只能将自个儿押在她身上了。”
她这般说着,便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一生葬送在了宿州那样的小城之中。
偏徐氏蠢人有傻福,长相一般,又是个拎不清的。不过因为出生的晚了几年,却能嫁入侯府成为侯夫人,享尽母亲从未见识过的富贵荣华。
思及这两日自己见到的景象——便是这空置许久的怡然斋中,都随处可见五彩销金的门栏窗棂。紫竹堂的大丫鬟身上穿的都是杭绸湖绸,越发衬托的自个儿十分寒酸凄苦。
万咏秋的一双美目中,渐渐露出些热意。
第111章 万般心思
自出生起,对京城繁华盛景的憧憬便是伴随万咏秋成长的记忆。
从她开始能听懂母亲说话——或许更早,她就一直听到母亲给她讲述京城的样子,母亲对于京城的深深眷恋和面对宿州城时的厌恶与茫然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可惜的是,母亲到死都未能再次返回她心心念念的京城。
事实上,母亲在京城生活的时候,不过五个多月,还不到半年。外祖父徐寿调任礼部侍郎进京后不久,母亲便出嫁了。
万咏秋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便明白了京城对于母亲来说,便是一个坊间少女初进京城时的惊鸿一瞥。虽相处短暂,却因太过震撼,而永远无法忘记。
即便是这样,面对着宿州城的贫瘠,万咏秋还是不可遏制的对京城生出了向往,这向往在她年岁渐大之后越来越强烈。
夜深人静之际,她偶尔会有一种可怕的念头。
若是父母都过世,她那个此时已是兵部尚书的外祖父会不会将她自宿州接回京城?当然,这也只是极其偶然的时候。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便是她也不敢多想。
直到有一天,穷凶极恶的差吏将父亲自家中押走。
在极度恐惧时,她突然想起了当初那个偶尔闯进脑海中的念头。这念头在此时重新出现在她心中,便再也挥之不去。
所以,当得知父亲要被押解进京之时,她立时便决定,要去京城,去那个自小就一心向往的地方。
千辛万苦抵达京城的第一日,还未踏进城门,万咏秋先感受到的是霸陵侯府的权势。
那日她与丫鬟到了京城,却在城门处遇到了麻烦。
自知长相娇美,她便刻意穿的如同村女一般,却仍在城门处遭到了守城兵勇的刻意刁难。她报出了外祖父的名号,那些兵勇却因她一身葛布衣裳并不相信。
她心中惶恐起来,带着丫鬟急急的退出了城门,再不敢靠近。
正在为难之际,便遇到了自城外进京的一位沈姓少女。
那少女见她主仆二人孤苦的立在城外,面色焦虑,便命家仆停了马车,遣人上来询问。思及方才守城兵勇的反应,她这一次报出了姨妈家霸陵侯府的名号。只说自己是侯府管事的远亲,此次来京城是为投靠。
那少女听得她与霸陵侯府有关,只笑道,“既是与裴家有故,自要帮上一帮。”竟不顾她一身尘土与伪造的身份让她同上了马车,将她顺利带进了京城。
那少女本要将她送至裴府,她便又寻了个理由,便在半路上了下了马车去了徐府。
只这一回,万咏秋心中便对霸陵侯府十分钦羡了起来。
“小姐,小姐!”
身旁传来的唤声让万咏秋回过神来,她转头看向丫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