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部分(2 / 3)
解这座城池。知府根本就不知道燕王已经到了。他只以为来的都是燕王的亲信,所以让手下的人全力配合赵甲,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态度好的不能再好了。
一个月过去了,燕王府的围墙全部又重新加固加高了一整遍,里面原先有的几栋破院子也全部修整完毕,而该准备的大量木材,石材,砖头瓦片等物也陆职陆续续的搬了进来,只待开年后,就大兴土木。
“王爷,您明天可以过去看看了。”赵甲带着些许兴奋,请燕王去检视自己的这一个月的成果。
“不去,我和大郎还有不少事要干呢。”燕王却根本就对燕王府不感兴趣。
陈府这边住起来还蛮舒服的,反正现在总共就他一个主子,他并没有打算现在就要搬到燕王府去。
“王爷,您还是过去看看吧。”大郎帮着赵甲劝了一句。
“有什么好看的,最多不过是比你这里宽大一些罢了。说不得,还没这边布置得妥当呢。再说了,今年我是不会搬过去的,就那几间破屋子,再收拾的好,有什么鬼用。不过是能暂时把大家安置下来罢了。”燕王说。
赵甲想了想,心里对皇帝和知府的不满又增加了一大堆。堂堂王爷连个王府也没有,还只能挤在属下家里过日子,这说出去,又有谁能相信。
不过他再想想,王府那边确实也不怎么样,因为赶时间,一切从简,还真赶不上陈府这边布置的好。毕竟王府那边的院子可比这边的多,而且更加破,收拾起来,还不及大郎这边好弄呢。所以那边虽然能住人,但也着实算不上是好地方。燕王愿意在这边住着,就先住着吧。
“您天天和大郎捣鼓这些很有趣吗?”赵甲转移了话题,指着库房里堆的一堆东西,问道。
这段时间,燕王与大郎不仅仅是闲逛,还和商队学着收了不少东西回来,都堆在这里,准备明年开年后,就贩到京城去呢。
“有趣啊,本王现在可得多赚些银子回来,不然等那一大队人来了,多过段时间只怕连饭也吃不上了。”燕王说。
他这几天也和大郎买了不少粮食存着,凉平府虽然地广人少,但粮食价格却不便宜。他第一次听到大郎说买的米面价格时,还吓了一跳,这个价格都赶得上京里的价格了。但米面的品质可比不上京里。
大郎却说:“王爷带着近四千人过来,也不知道这里的米粮够不够呢。”
燕王想了想,也觉得可能性很大。这座凉平府在册多少人他虽然还不清楚,但就他这些天所看到的这副破败样子。他就十分赞成大郎的话,他的近四千人真的是个大数目了。骤然增加四千人,恐怕会引起凉平府一些物价的浮动。甚至引发一些事故,他可不想自己一来,这里就出事。很多事情,他还得慢慢谋划。所以他俩就先行悄悄购买了不少米粮存放起来了。
陈府住了这么多人,也热闹的很,大郎直接在这里买了几个下人,做些打扫等粗活,不过厨房的活儿与贴身侍候燕王的活儿,他却不敢随便找人。因此他不得不自己兼任了燕王的大厨。不过燕王在外打仗时间长了,没人侍候他,他也过得惯,不然,大郎还得贴身侍候他吃饭穿衣呢,只怕要把他忙死。
幸好赵甲等人基本不用他管,他们在燕王府干活,就直接住在那边了,在院墙根上搭了一几间小房子,就成了他们二十人的住处。并且还就地请了煮饭的,专门给他们弄饭食。
大郎只要管自己和燕王的饭食就行了。多了个王爷要吃饭,大郎每天煮饭总不能只煮一两道菜吧,还得想方设法的多弄些好吃的,餐餐桌上都有三菜一汤。这是辛湖以前弄的规矩。他不知不觉就习惯了。而且这样的安排也挺好的,两荤两素,搭配的也很好。
弄燕王感叹道:“没想到,你这厨艺不仅没退步还进步了呢。”
“这些都是阿湖教我的。”大郎笑道。
两人分坐在餐桌边,开始吃饭。在这里燕王也不讲究什么规矩,顿顿都和大郎象家人一样,一起吃饭。
燕王听得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大郎能陪着辛湖下厨,辛湖能在大郎有难时不离不弃,两人有什么事情也会有商有量。这样才象一家人啊。而他自己呢,女人一堆,却找不出一个与他真正相待的人。
这样一想,燕王晚饭就又多吃了一碗,搞得大郎还以为自己的厨艺突飞猛进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每到周四就不想码字,怎么破
第169章 忙碌
接下来的日子里, 赵甲指挥着一群人,开始重点修整燕王府的大门。这可是燕王府的脸面工程, 别的地方暂时搞不了,起码也得把大门搞得富丽堂煌一些。
让人一看, 就知道这里是燕王府, 而燕王自己却一点儿也不在意,燕王府会弄成什么样子。就好象那不是他的家一样,整天跟着大郎东奔西跑的, 活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个小跟帮。
搞得大郎在本地认识的人, 都以为燕王是他的伙计。因虽然燕王是为了掩饰身份, 外貌也乔装过, 基本不担心有人认出来。他好象还极喜欢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