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 第 58 部分

第 58 部分(2 / 3)

几个。”谢五看着点起的灯笼,遗憾的说。

虽然蜡烛不太好,灯笼也很小,甚至有的是旧货,但五只小灯笼点起来,还是能给他们提供光明,让他们能在暗夜里赶路。

“就是,这和气死风灯也差不多了。”谢三伯说。他也没想到这看似小孩子的玩意儿,居然还能起不小的作用,点着蜡烛之后,提在手中在外面走很方便。

当时大郎拿回来的竹灯笼,大家还没放在眼里,只当是给小孩子们的玩具,反正又轻又小,带上也不算什么事。其实翠竹村里还有不少竹制的小孩子玩具,但他们都是些粗枝大叶的男人,当时大家都没想到要给孩子们弄些回来玩。

现在想想,还是大郎有眼光随便捡回来的小灯笼,居然能起这么大的作用。江大山也非常后悔的说:“要是知道这么好用。我们干嘛不多弄些回来。而且这些都是小玩意儿,我还在村长家看到过很漂亮的大灯笼呢。”

“就是。我也见到过,我们还不如大郎有眼光。”谢三伯也跟着说。

“哎,这灯笼拿回去,可不好分啊。这么多孩子,可灯笼只有五个。”谢五的想法果然与大家不同。

“就是,有些不够分。”江大山汗颜,生怕孩子们会吵闹起来。

谢三伯说:“让大郎分就好了。我看他弄了五个,只怕早就想好了,阿毛阿土大宝平儿小石头,正好五人。一人一个灯笼。”

“这样分也行。”江大山和谢五都不在意的说。

他俩倒是不约而同的把大郎和辛湖两个人给忘记了。在大家眼里,大郎和辛湖可不能和小屁孩子们相提并论,甚至有些时候,大家已经把他们俩当大人来看了。

第86章 分东西

看着屋子里堆的大堆东西,刘大娘说:“东西是不少,就不知道大家要的东西,他们都带回来了没有?”

辛湖看着大量的竹器,心里也很是怀疑,她觉得好多东西都没带回来。

刘大娘看看竹床又摸摸竹椅子,笑道:“哎,他们这回怎么想到弄这些东西回来的?”

“很好啊。我喜欢。”辛湖笑道。

有了椅子,至少大家不用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了。只不过才十把椅子而已,三家平分也就一家能分三把。还凑不到一桌呢。剩下的一把,估计就要给胡家四口人了。竹床,簸箕估计也会采取一样的分法。

“这竹簸箕编的真细密。阿湖,我们不用编这玩意儿了。人家这个可比我们折腾的要好用的多,又轻又密还漂亮。拿来晒粮米,好用的很。”刘大娘拿着簸箕,夸道。她们用芦苇杆只弄出了晒席,晒席只能晒大点的东西,米粮类的可晒不了。

“恩,是很好。”辛湖笑道。这东西真和她小时候见过的一模一样,很有亲切感呢。以前奶奶拿簸箕晒小米,很好用。没想到过去了那么多年,还能再次见到这东西。

“哎哟,还有两棵小树苗子。”刘大娘惊讶的叫起来,刚才卸东西时没在意,现在她才发现地上还躺着两棵带泥巴的树苗。

“我看看,是什么?”辛湖兴奋起来,她能想到,这肯定是果树苗。芦苇村里没发现果树,以后吃个果子都没什么机会,她曾经无意间在大郎面前抱怨过。

“好象是柿子树。”刘大娘仔细看了几眼,说。

因为连根带泥巴带回来的,这一路上又一直在下雨,树苗子保存的很好,小嫩叶都还绿绿的。

“恩,是柿子树。我喜欢。”辛湖看了看,开心的说。

柿子是种很甜的水果,而且可以做成柿饼,保存下来。小时候,他们家也栽了两棵柿子树,吃不完的柿子还分给亲朋好友。后来整条村子都栽了柿子树,吃不完的柿子就开始制作柿饼了。现在想想,她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自己家做的柿饼,可比市场上买回来的好吃的多。

“哎,就是只有两棵,怎么不多弄几棵回来?”刘大娘有些遗憾的说。总共才两棵,一看就是大郎的手笔。

她把树苗给辛湖,说:“明天带回去栽在你们家后面。”

“好。”辛湖快乐的想象着,以后家里就有吃不完的柿子和柿饼了。

“石磨终于有了。”刘大娘在一只筐子找到了,高兴的叫出来。这是她最关心的东西,因为小初八要开始吃米糊了。他娘的奶水太少,孩子完全不够吃。

“还有副大的呢。”辛湖指着另一只筐子说。

“恩,以后我们可以自己磨些东西了。收了豆子还可做豆腐。”刘大娘很高兴。豆腐已经说过好几次,却还是没吃上。

“你会做豆腐吗?我们有点豆腐的卤水吗?”辛湖反问。

虽然在现代做豆腐不算什么技术活。但点豆腐的卤水,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得去买。不过,她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腊月都会自己做豆腐,用的是石膏点的豆腐。石膏很便宜也常见。老家腊月有晒干豆腐的习惯,所有家家户户做很多老豆腐,腌制后晒干,存起来慢慢吃,还可以做成霉豆腐等等。

“哟,这可把我难倒了。”刘大娘拍拍自己的脑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