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语音合成(2 / 3)
乎缺乏自信。好用长句子,但一句话常常不能连贯讲完,常有中途停顿,有时还有断句错误。
赵玉棠是个青年女声,但较为低沉,略带一些鼻音,音域较宽,没有什么惯用语,也很少用什么语气词。
语速不快不慢,话语简短,很少用长句子,吐字清晰,用词准确,思维清晰。
狱政处长的讲话,则乏善可陈。
首先,吐字不清,语气迟疑不定,思维混乱,逻辑颠倒是常事。
用词也往往词不达意,开口前,总是给人以临时组织语言的感觉。好用一些网络热词,引用一些古诗词和典故,但每每所用不当。有明显的故弄玄虚、卖弄学问倾向。
……
钱多多调出这些人的语音资料,开始与合成语音进行比对。
从电脑数据看,合成效果不错,虽然有些误差,但都在允许值之内。
试听的结果,也基本没有大的区别。虽然可能和当面听本人真声发音有些不同,这也是正常的。
通过电话,对讲机讲话,每经过一次信号转换,本人原声都会失真。
平时,这些人与他们的手下也经常进行电话和对讲机沟通,对他们电话里的声音,应该也较为熟悉。也是现在经过合成之后的这种声音。所以,一般不会起疑。
就算是发生什么疑问,在紧急时刻,他们也未必分辨出来。
在没有其他信息沟通手段的情况下,除了听从这种声音的指挥,他们别无选择。
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语言设置了,也就是要设置好圣林越狱时,这些人通过对讲机给他们的手下发出的语言指令。
比如说:“紧急集合、罪犯现在往九监区方向去了等这些具体的指令。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一些人员,名字,标记物名称、建筑物名称、狱警常用术语等,况且还要和圣林的越狱行动配合,以及事发时的一些事项设定等。
这需要钱多多搜集更多的资料,筛选、匹配、编程……,工作量是很大的。
完成了这些,还需要破解一监狱无线对讲系统的频率,把他的频率篡改,将这些指令程序放到发射器里。
这样,才能够封闭赵观澜他们发出的真正指令,让他们的人收到自己的指令,按照自己的指令行动。
接管第一监狱无限对讲系统的基础工作,现在基本完成。
剩下的,就是等待将来圣林制定出他越狱时,在监狱内部的行动方案,然后,两者进行匹配,制定出一个最终方案来。
据网上的资料记载,第一监狱曾经在几年前进行过大规模改扩建,总投资高达1。5亿元。
在第一监狱官网的顶部,有一幅俯瞰图,但只是个大致轮廓。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要想合乎要求,还需要施工级的总体效果图。
战飞虎已经发来了空拍的影像资料,资料很有用,但是,还远远不够。地面这些建筑物的功能还不清楚,很多细节更是在影像资料中体现不出来。
这就需要更为详实的图纸。
象建筑总体效果图、机构分布图或者叫功能分布图,消防平面图、给排水网络图等这些图纸,一般不会放到与互联网联网的电脑上。
纸质图纸,应该在星江省监狱管理局的基建处、设计单位、和施工时的施工队手中。
施工队干完活,或者把图纸交回,或者扔了。可以不考虑从这个渠道搜集图纸。
到设计院弄纸质图纸的优点是,不会有什么高级的安保措施,很容易潜入。
但设计院不会只是给第一监狱一家设计。
近些年来,建筑业兴旺发达,设计院历史再久远一些,必定有大量的图纸积存,对设计院内部情况又不明,在大量的图纸中,找到第一监狱的图纸,并非易事。
正常情况下,设计院的电脑中,应该有电子图纸,虽然储存电子图纸的电脑一般不会链接互联网,但是,以设计院的理念和财力,应该在电子公务方面不至于太落后。
所以,其内部就很有可能有自己的局域网。
只要这个网中的一台电脑与互联网连接,就可以找到进入局域网的后门,在它的每台电脑里象旅游一样,随便逛了。找到第一监狱的图纸,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这样的技术,对钱多多来说,只是入门级的水平。
但前提是,必须有至少一台电脑连接互联网。对这个问题,钱多多并不担心。
他就不相信,设计院那么多人,个个都会那么守规矩,就没有一个人不在白天上班或者晚上值班时间用工作电脑上网,或是聊天儿,或是玩儿游戏,或是购物,或是看小说。
钱多多向他平时打过交道的黑客发出了一个请求,对方很快给他发回一个程序。
他在鼠标上连续快速点了数百下,开始等待。
只要他的电脑想起滴滴声,就证明他进入了设计院的网络中了。
这件事儿说起来有些神秘,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