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万家灯火(四)(2 / 3)
赌徒和小姐都抓绝了,那我跟谁赌呢?我又去嫖谁呢,难道我还要天天去嫖50多岁的王福梅吗?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没有长久,矿石没了,这些赌徒和小姐都没了,郭兴亮的全盛时期结束了,又不得不去嫖自己的老婆王福梅了。
村里没有什么好管的人和事了,年轻人没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就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断被接到城里去了。
许多人家的房子卖不出去,干脆就扔了不要了。别说抓赌抓嫖,就连吵个嘴,打个架的事,好像都懒得发生了。
他这个治保助理的地位急剧下降。
以前一年弄个几十万没问题,现在,一年一万还不能按时拿到手。
郭兴亮觉得,再在这里待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加上儿子郭永刚,女儿郭晴晴从兴阳回来过年,这几天一直鼓动父母到兴阳去开个饭店,就连王福梅都动心了。
看来,是该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了。
年夜饭吃得好,喝的好,关键是郭兴亮的心情好,就在午夜钟声敲响前,全家人一致作出决定:过完年,正月十五后,到兴阳去开饭店。
鞭炮声响起,王福梅走到窗边,向外望去。群山间,稀稀拉拉地闪着点点灯火,就在几年前,这里也曾经是万家灯火。
兴阳市郊区,省第一监狱。
省第一监狱坐落在兴阳近郊,确切地说,现在这里已经不是郊区了,而是市区的一部分了。
与省第二监狱,新入监监狱,省女子监狱,兴阳市监狱一起,组成了一片被称为监狱城的区域。
当然,无论在监狱城,还是在全省,省一监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监狱里的过年气氛,甚至比外面还要浓厚。
从一大早开始,服刑人员们就忙个不停。虽然今天放假不用干活了,可是比平时干活还要累,不过,这种累,是轻松的,愉快的。
有的家里来人比较晚的,忙着在今天接见。其余的,忙着领东西。东西是大车小车早就准备好的,今天开始集中发放。
先是服刑人员各自所在监区发的东西,主要以水果、花生、瓜子、糖果、饮料、和易于保管,保存期较长的真空包装食品为主。
同一个监区内,每个人的份量都是一样的,只是各监区之间,视经济实力和监区长是否抠门儿,所发的东西会有所不同。
但大体上,也不会相差太多。因为每个监区长也不愿意因为太抠门儿,而丢了自己的面子。
伙房发的东西,从品种和数量上,都要多一些。
先是全监狱每个人都有的一个过年大礼包。包括一箱饮料,一斤糖,二斤苹果,二斤桔子,二斤梨,一斤花生,半斤瓜子。
然后是六个凉菜:每人一只烧鸡,一斤香肠,半斤油炸花生米,半斤炸刀鱼,六个咸鸭蛋和一斤炸丸子。
然后是中午开饭。
吃完午饭,就开始发面粉,饺子馅儿,酱油、醋、大蒜、和蒸饺子用的托盘。
各监区从伙房把这些东西领回去,再在监区进行二次分配,各监区往各号进行三次分配,各号再往各人手中进行四次分配。
那么,经过这么多道环节,是否会象外界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或者像是电影小说里说的那样,会发生大鱼吃小鱼,层层克扣的现象呢?
从理论上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尤其是在第一监狱,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极少,即使发生了有人未得到应有数量的情况,也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心之失。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公开透明。在分配前,每个人应得的份额都进行公示。
二是监督机制。政府层面的监督有,律政司驻看守所的律政官、督查、审计等职能监督,各监区及生活卫生处的监督。服刑人员层面的,有伙房的监督,各监区管事犯人的监督,伙食监督员的监督。
三是在运行机制上,可以用数来衡量的,如鸭蛋,饮料,烧鸡和成包装的,直接按个数计算。需要称重的,伙房在生活区设置了一些秤,如果有人对自己的分量有异议,可以到秤上去称重。
如果发生了失误,也有补救措施。首先是各监区管事犯人和负责分配人员把自己应得的那份让给别人,其次是伙房会留有一定的机动数量作为应急。
四是在信息反馈机制上,是畅通的。可以多层次,多渠道,甚至越级反馈。
还有几点也很重要,一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过年时,家里存钱和送来的东西多,对监狱发的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有的人跟本就不要,或者要了,也送给别人。
二是即使家里生活困难,即所谓的“三无”(无汇款、无接见、无邮包)人员,过年时的东西也是很丰盛的。
首先,监狱正常发的,就足够吃,甚至吃不了。
其次,对于“三无”人员,无论是监狱、伙房、各监区,都会在原有每人一份的基础上,格外再多发一份。
最后,一些个人关系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