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3 / 3)
是自己交上去的,干系是铁定脱不了了!
一整个上午,凌芮连说话的兴致也没了,忐忑得过到了中午。吃完饭,她赶紧给萧皓打了电话,准备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这里发生的事情。
学术造假,向来可大可小。
何况,这会正是她申请出国的节骨眼,这万一自己摊上个造假,后面的出国手续她也可以不用办了!
凌芮自然不想出什么意外,另外,她就不明白了,论文是她写的,又是萧皓严格地修改过的,怎么就被揭发造假了呢?
果真是流年不利,无妄之灾啊!
“萧皓——”电话这头,凌芮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幽怨。
“怎么这声音?”电话那头,照例宠辱不惊的语调。
深吸了一口气,凌芮吐舌,“我好像摊上本命年之灾了……”
电话那头,萧皓坐在办公室,随意翻着面前的期刊,笑了笑,“芮芮的意思是提示我没给你买些红色的喜庆之物?”
“我快成为学术斗争的牺牲书了,你还笑得出来?”往树林深处走了几步,凌芮终于说道了正事上来,忍不住就拉倒了音调,“你说会不会影响我出国啊?”
“论文事件,对吧?”凌芮后面的话还没说完,萧皓就打断了,“没事,不会出什么事情的,放心好了,你照样吃饭上课睡觉,没事就在实验室老老实实地画画板子,我保证你不会出事!”
“为什么?”
“为什么——”萧皓轻笑了一声,“你又不是第一作者,你怕什么?难道你们老板会说他发的是自己学生的论文?”
“对啊!”凌芮拽了一片树叶,恍如大梦初醒,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要说比造假更丢人的,恐怕就是学术剽窃了吧?
下午画完电路设计图,凌芮忽然又想到了那篇论文。
因为当时论文的大部分构思是来自萧皓的,所以,她在提交的时候,特意和导师说明了情况,并且署明萧皓是一作,而自己只是二作。
可是,刚才看到的,却是——孙教授一作,许副教授二作,自己三作,全然没有看到萧皓的名字。按照惯例,学生发表论文时,确实会署上导师的名字,但是也只是放在后面作为二作或者三作,全然没有放到前面的道理。
拿了师姐桌子上的期刊,凌芮详细和自己电脑中的电子稿比对了半天,除添加了几处数据处理和分析外,全文几乎没有多加改动,换句话说,孙教授硬性剽窃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一下子,凌芮觉得“身正为范,德正为师”这八个字很是可笑。林子大了,果然什么鸟都有!
隔壁组的陆教授确实在和孙教授争一个FPGA的国家项目,于是,这件本来没有多么严重的事情,在陆教授的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之下,一下子就闹得沸沸扬扬,不可收拾。
一方面,电子所面对舆论压力,要求孙教授就此事做出回应;另一方面,国家期刊的编辑部也希望孙教授能就此事做出相应的解释,不然,他们将再不录用他的任何一篇论文。
周五,凌芮不可避免地被孙教授找去单独谈话。
可谈话的内容,却完完全全出乎凌芮的意料。
孙教授既没有询问论文的事情,也没有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只是简单和她随便聊了聊,末了,问了一下她出国的打算,就又让她回了实验室。
完全,莫名其妙!
又过了一周,闹了将近十天的“学术造假”事件忽然发生了突破性的转变。
凌芮的导师孙庆生突然间在另一本国家刊物上又发了一篇论文,不但详细地附上了前一篇论文中所出现数据的应用电路,并且还附加一篇洋洋洒洒的致谢信给那位质疑者,说是由衷地钦佩他对学术探索的求真精神,感谢他对自己论文的关注和质疑等等。
总之,可谓是大家风范尽显。
孙教授的这一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就在所有人的言论又偏向孙庆生教授的时候,对方于两天后在网上又发了更为详尽的质疑文章,这一次,对方不仅从理论上加以了严密的论证,更是将电路实物图和仪表上所测量到的数据一并放了上去,其争锋相对的犀利程度,又令所有人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