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你就是封信?”彦一突兀地说。(2 / 4)
他伸出手来与彦景城紧紧相握。那一刻仿佛有光,从他的方向,缓慢而坚定地渗进我们刚才站立的地方,驱散了浓得喘不过气来的暗。
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嘴角在不受控制地往上扬,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他出现,他就仍是那个一身白衣走过操场惊艳了我的最初的少年。
他让我觉得幸福,觉得心跳,觉得每一个微小的呼吸都有意义,觉得活着真好。
爱上一个人,大概就是怕他的城市会下雨,怕他的城市下雨时他却没有带伞,怕他没有带伞时,自己不能及时赶到把伞送去。
可是啊,每一步患得患失的心情,每一分起起落落的煎熬,每一次相遇离别的泪水,都是甜,都是蜜。
我一直相信世间唯有两种感情,能给人以苦当歌的勇气。
一是父母对孩子,一是与他相遇。
等我感觉封信弯起手指在我头上轻轻一敲时,我才发现他们几个人已经站在门口聊了起来,而我这个主人竟然一直傻呼呼地堵着门。
我手忙脚乱地招呼他们进屋坐,彦景城却摆摆手。
我不知道怎么办了,讪讪地捏起了衣角。
一到封信面前,我就变弱智。
彦景城和封信怎么会认识?看起来他俩还挺熟。
而一向我行我素游离于他人世界之外的世界第一不给面子先生彦一,竟然在封信出现后,难得的没有甩手走开,而是一直安静地站在那儿。
他的目光直勾勾地盯在封信脸上。
我记得年少时的封信,看人时的目光就较同龄人成熟。
他看人从不回避,眼神干净澄澈,温柔平静,但实则犀利,与他对视,会让人轻易感到惊慌和崩溃的战栗。
后来我在香港遇到彦一。
他在病房第一次看向我时,我发现彦一看人的时候也不回避。
但不同的是,封信是一种笃定的自信,温和而坚定;而彦一,是一种偏执的攻击,尖锐而阴郁。
第一次被彦一那样盯着的人,会有一点儿恐惧,他的眼瞳墨黑,仿佛没有生气的人偶娃娃,但却隐隐在深处流动着某种危险而绝望的瑰丽暗影,既惊心,又惊艳。
此刻他这样盯着封信,却不知道封信会作何感想。
正在和彦景城谈话的封信,果然很快感觉到了彦一的目光,他微微侧头。
他们的目光第一次相遇。
我心里暗暗叫苦,不知道彦一在想什么。
“你好,彦一。”封信说,“我叫封信,是个医生,彦先生给我看过你的病历。”
他朝彦一伸出手来。
“封医生是C城名中医……”彦景城插嘴向彦一介绍道。
“你就是封信?”彦一突兀地说,手指朝我一伸,“安之说的那个封信?”
封信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收回手来。他这一夜肯定没休息好,但他的眼里仍有蓝天。
“我应该……就是那个封信。”
我脸上腾的一下发起烧来,虽然我自问是个不多嘴的人,但此时也好想问问这诡异而混乱的组合是怎么回事。
“好,我去和你住。”彦一又石破天惊地丢出来一句。
都不需要寒暄,也不必猜测理由,彦一的世界有时简单如儿童,却让人不忍加害。
封信却一点儿都不意外的样子,含笑点头:“好。”
只丢下一脸乌黑的彦景城,仿佛变成局外人。
他们三个最后怎么商量的,我不得而知,因为我被彻底醒了过来以后好奇心大作的七春拖进里屋不分时机地拷问“关于三个男人的变态关系”这种话题,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却看到屋里已经没有了那几个人的踪影。
手机上有一条封信发来的短信:“不要担心我,我是来看看你昨晚休息得如何。晚上来接你吃饭。”
这一刻,我感觉昨天的种种,都如幻梦,消散无影,仿佛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
封信,他是温暖的,他是万能的,他是我的发光少年。
陷害与阴影,恐惧与退缩,都如浮尘,不会沾染他的心。
我甚至怀疑昨夜听到的那一句他对何欢说的话是我的错觉。
只是后来,当我目睹封信真正的脆弱与崩塌时,我才知道,我当时的这些喜悦是多么可笑而自私。
它不过是我用来催眠自己的安慰剂。
因为我害怕,所以我轻易相信了那些阳光的美好的表象,我竟然希望封信是神,刀枪不入,风雨无惧。
我竟然没有想过,有一种人,骄傲如他,在受伤的时候,也能强忍疼痛,不出一声。
他确实是我的发光少年,只是他的发光,不过是笑着忍疼。
而那时,我只是欢喜地为他的状态而安心,我着手开始实施我的小计划。
我打电话给妹妹若素。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身怀六甲的若素大梦初醒的呢喃声:“老姐……你知不知道,在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