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王爷你脸红了(求首订!)(2 / 6)
到越国,又费尽心思给其他人制造机会呢。”
说到这里紫霞郡主又瞪了若兮一眼,才又往太后身边挪近了些,面带委屈地继续说道:“皇奶奶您不知道,紫霞敦厚。上次在清漪山庄就差点着了她的道,要不是太子嫂嫂当机立断,紫霞的清誉难保啊。绕是这样,也被她害得落水受凉,大病了一场呢。谁知她害紫霞不成,竟有把主意又打到李家小姐身上,对李小姐下毒,当真是恶毒得很,好在上天有眼,也没让她得逞。”
若兮听了这话,心中暗笑,敦厚?郡主大人,你怎么不直接说你愚蠢呢。
彼时在殿内落坐的都是尊贵之人,除了皇后和华贵妃忙着处理寿宴事宜不在场外,皇上的数位妃嫔几乎都凑到这宁慈殿来了。
宜妃听了紫霞郡主的一席话,抬头见太后脸色淡淡,没有说话,复笑着说道:“紫霞郡主这话说得是不是过了些,不过是女孩儿家的玩笑罢了,哪里就扯到那么多的别有用心去了,更谈不上什么恶毒不恶毒的吧?”
紫霞郡主撇过去一眼,只当这宜妃是帮着她本家,故不怀好意地说道:“宜妃娘娘便是要帮亲,也不可以不讲理吧!”
宜妃淡笑一声,没再说话。
太后拿起桌上的茶盏抿了口茶,才抬头又看了一直低眉顺眼沉默着站在下头的若兮一眼,语气平淡地说道:“你怎么说?”
太后听了紫霞郡主一席话,不置一词,只淡淡问道:“你怎么说?”
这话问得突兀,又没有指名道姓。
但发呆中的若兮还是明显感受到了落在自己身上如有实质的目光,对这位不温不火的太后娘娘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故而她微微抬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缓缓说道:“回禀太后娘娘,紫霞郡主落水之事,谁是谁非太子和太子妃已有定论,臣女不敢妄言。至于李家小姐之事,更是欲加之罪,那日中毒之事分明就是个意外,与臣女无关,想必李家小姐心中也是清楚,所以才没有追究下去。若臣女真像郡主说的那般恶毒,臣女哪里还敢这般站在以明察秋毫著称的太后娘娘面前,早就吓得跑掉了。”
太后见她目光清澈,言辞清晰,话语中又带着几分娇俏,众目睽睽下面对别人这般发难依然镇定自若,倒是个不错的孩子,太后心下暗自点头。
这边紫霞郡主见太后脸色缓和,心下暗气,冲口说道:“皇奶奶,您莫被她的花言巧语骗过去了,我们都领教过了,这君大小姐虽说长于乡下,说话不着调,但这推托的本事可大着呢。”
太后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摆弄了一下手上的玉镯,淡淡说道:“紫霞你的意思是哀家老糊涂了,不会明辨是非吗?”
紫霞郡主听了这话,脸色一白,急忙站起身来,着急地分辨道:“皇奶奶,您误会了,紫霞不是这个意思,我……”
太后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紫霞,今日是你皇伯父的寿宴,就别在这里对一些女儿家的旧事穷追不舍的了,回你母妃身边去吧,哀家累了。”
紫霞郡主心中一顿,正要再说话,却被底下一个盛装妇人以眼神制止了,正是紫霞郡主的母亲,成王妃。
紫霞郡主只得不甘心地捏紧了手中的帕子,起身不情不愿地走回到了成王妃身边的位置坐下。
成王妃拍了拍她的手背,才看着若兮笑着说道:“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俏丫头,便是本妃看见了都喜欢得紧,也难怪母后都要为你说话了。”
说完又看向若兮身后一直站着的君老夫人说道:“老夫人好福气,瞧这孙女一个个仙女一般的,二小姐自不必说了,早就艳冠都城,大小姐原以为没爹娘教养,如今看来也是个好的。”
君老夫人自是明白她的话里有话,却丝毫不在意,倒是对她夸君婉姀高兴地很,故而客气地说道:“成王妃过奖了,哪里比得上紫霞郡主的金尊玉贵。”
坐在左上首的昌平长公主,太后的嫡女,也就是窦丞相的夫人见太后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便站起身来走到太后身边说道:“大伙在这里叨扰这么久,母后必是累了吧?要不让她们先退下,昌平扶母后先进去休息一下吧,离着寿宴还有些时辰呢。”
太后淡淡点头,对着旁边的倩娅公主说了句“你自去玩吧!”便扶着昌平长公主的手转身进内殿去了。
众人见状,都急忙起身恭送,看着太后和长公主的身影不见了,才各自陆陆续续地往殿外走去。
若兮一行人刚走出宁慈殿,便有宜安宫的太监来传宜妃的旨意,让君老夫人等人去宜安宫叙话。
到了宜安宫,彼此行礼见过后,宜妃便安然地坐在上首,对着君老夫人说道:“母亲近来身体安好?府中一切都好吧?”
君老夫人点头:“都好,府中一切有你二嫂打点,都好着呢。”
宜妃点头,摆弄了一下手指上的寇丹,才看着若兮说道:“兮丫头,本宫都不知道,你还有这般好本事呢,这才回都城不过月余时间,就在这都城之中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本宫在这里放下话来,你给本宫记清楚了,本宫不管你过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