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净土难求 赔罪之宴(2 / 5)
一阵香风夹杂着环佩之声从堂上低垂的蜀锦幔帘后传了出来,有婢女上前挑起了帘子,临海大长公主扶着一个小婢女缓缓走了出来,身上是一件双胜纹杏色衫子,配着六幅缭绫长裙和晕色泥金披帛,看去比平日多了十二分的温婉,倒是让一心等着看她在众星捧月中华丽登场的琉璃小小的吃了一惊。
待得她在主位落座,琉璃也回了席,这才看清,大长公主的确看起来清减了不少,虽然施了细扮额黄,又用胭脂细细的润了唇脸,但肌肤中却巳没有了从前那种莹润的光彩,眉稍眼角处的松弛似乎也更加明显,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四十出头保养得宜的妇人而已。
大长公主也打量了琉满一眼,目光从她头上戴的玉步摇、牙上的玉色衫子和碧罗裙上转了一圈,落在那张容光焕发的脸上,眼睛不由自主眯了一下,才慢慢露出一个和悦的笑容,“大娘能来,我便放心了,可见是没有记恨我这老妇人。”
琉璃长跪而起,欠身笑道,“大长公主这话折煞琉璃了。按理,琉璃早该过来向公主请安,只是琉璃前段时间身子不好,怕是过了病气给别人,好容易好一些了,又听说大长公主去体欠安,不耐烦别人打扰,因此上也不敢登门来打犹公主,请公主见谅。”
大长公主摇头叹道,“你不敢登门也是人之常情,上次之事,全是因我失察,叫大娘受了那样的委屈,原是我该请你见谅才是。”
琉璃微笑道,“哪里?大长公主与世子夫人对琉璃都是照顾有加,琉璃从不觉得有何委屈。”
大长公主不由胸口一窒,她两次提出赔罪的话头,便是要琉璃说出不计较上次之事,上次之事原与公主无干之类的话来,谁知道她句句回得彬彬有礼,偏偏根本就不接这话茬。想了想只能压下心头的火气,满面笑容的又与另外几位中眷裴的族人寒喧说笑了几句,又让人将瓜果点心、菜肴主食一道一道的端了上来。虽然不似芙蓉宴那般每一道都别出心裁、精美绝伦,却也是都是色香味俱佳,大长公主更是满面春风,细言软语的殷勤劝客。
只是在座之人或者是心知肚明这宴席的“主菜”还未烹制,心神有些不安,或者极少与大长公主交住,心头有些紧张,半个时辰下来,各人面前的食案上从冷盘红罗丁上到了摆放着整只烤鹅的八仙盘,却也没有几个人分辨出这些美食到底走是什么滋味。
就见大长公主突然举起面前的酒杯向琉璃笑道,“大娘,都是我御下无方,过于娇宠了你邓庶妹,才让她胆大妄为。竟然做出那种事情来!真是令我蒙羞,亦令裴氏蒙羞,如今我虽然已把她的人交给你处置,但此事我却是难辞其咎,这杯酒,便当我的赔罪。”
琉璃忙避席而出,低头答道,“琉璃惶恐,上回之事,不过是一场误会,庶妹顽劣,才些没轻没重,琉璃早便忘却了,大长公主也请不要放在心上才是,公主赏的酒,琉璃自然要喝,只是却当不得赔罪二字。”说着又抬头微笑道,“大长公主也说过,如今都是一家人了,不过是个磕碰,过了自然便过了,往后的和气才是要紧。”
大长公主看着她明亮的笑脸,只觉得胸口那股闷气又堵了上来,这库狄氏满口说的都是好括,任谁听了都要说她大度识礼,可这样一来,自己把那只剩一口气的库狄二娘赶出河东公府又算什么?只能眯着眼睛笑道,“大娘果然是个肚量大的,倒显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琉璃笑道,“哪里的话,大长公主不过是严于律己罢了。
琉璃日后也要多向您学着些才是。”
大长公主顿时又有些说不下去,仰头喝下了杯中之酒,慢慢才压下了心头的郁气,目光在席面上一转,重新露出了笑容,“说来今日我把诸位请来,向大娘赔个不是,此为其一,这其二么,还有一件早该交代清楚的事情要跟诸位细细的分说一遍。”
在历史上,唐僧的确与武则天关系非常密切,如永徽五年,他突然翻译的几卷的轻书都成为了后来武则天登基的理论基础,如《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法住记》,预言弥勒转世——武则天登基时便自称弥勒下生,而武则天为后不久,玄奘上表必称“皇帝皇后”(以前是“皇帝陛下”),同年预言了李显的诞生并忽悠说他必须出家,李显出生后,他甚至把李显带在身边“护念”了三天三夜。有研究者怀疑,在玄奘个人史上,永徽六年突然出现的完全空白,很有可能是他深层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斗争……所以大唐历史可以YY的空间真的很大很大很大呀。)
135章 如此厚礼 正中下怀
一阵微风从堂外吹了进来,花厅上用亳州轻纱制成的帘帷轻扬时带来的沙沙声突然变得清晰可闻。
临海大长公主的目光在已然屏息静气的诸位女客脸上转了一转,才悠然开口,“诸位都知道,先皇曾将发还的洛阳财产托付给魏国公,后来我与河东公不得已又代管了几年,兢兢业业的就怕落个不是,好容易守约成家立业,这些产业我便都还给了守约。此事诸位都已知晓,原是不必多说的。只是近来颇有些流言,竟说我临海是觊觎这些产业才难为大娘!倒教人有些百口莫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