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王太子的教导(2 / 3)
像父亲,而被拔除的例子。
寇封终年领兵在外,多考虑国家大事。没有时间理会到这些,可是蔡妲作为母亲,已经开始未雨调缪了。
誓要把儿子寇昌教导成,性格天性都像寇封这个老子。所以,当寇昌启门g后,蔡她即不学简单的,又不学儒家…兵家等等,而只让寇昌学习韩非子。
这边蔡妲欣喜寇昌能够获得寇封的肯定。那边寇封忽然问道:“王儿对儒家怎么看待?”
“儒家儿子没过,可是听母后,儒家乃是行仁恕之道,有时候太过fu人之仁。”寇昌回答道。
果然是这样。寇封的眼中闪过一分叹息,同时又有点庆幸。
从刚才开始,寇封就发现了蔡妲的那点si心了。不过,在寇封看来蔡妲把事情看的太简单了一点。
王后是做的很好,可是看待儿子,也就是跟普通母亲没什么区别。
希望能获得父亲的肯定,继承父亲的一切。
这在普通人家是没错的,可是在他寇氏族,就稍显的惨白了一些了。
学韩非子根本在于治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继承家业。做母亲的也应该是教导出一个合格的储君,而不是纯真的儿子。
寇封叹息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儿子稍微走偏了,如果继续下去,恐怕就难办了。庆幸,也是发现的早。
韩非子才三月,也就是没有深入并且这个儿子也很伶俐,若是教之以名师,未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寇封不奢望这个儿子能比得上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那般的贤明,但也希望他寇氏的国祛,能够延续下去。
先汉的时候,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三代之内全是明君,后来的汉昭帝,汉宣帝虽然不出名,但也都是明君。
尤其是汉宣帝更是中兴之主。
若是寇氏能比得上刘氏这么兴盛,寇封也就心满意足了。
寇封的凝重,让蔡妲很是忐忑。寇昌则不明白的看着寇封,他话后为什么父王不是赞同,而是凝重。
“父王终年在外,没有教导好,是父皇的过失。”许久后,寇封才道。
蔡妲的面色一下子惨白了很多。她做错了?
“还请父王教导。”到是这个儿子颇为冷静,低着头,1大人似的求教。
“法家是好。可是为什么用法的秦国,二世就亡了呢?因为法家过于严苛,并且学法也都是权术之士,他们只是热衷于自己的权势。
所以,集法家之大成的李斯能够与太监赵高联合,陷害始皇帝赢政的太子扶苏。连始皇帝那样的英杰都没能措置好这些问题,更何况我了。”寇封怕细教导道。
“用法例容易出权臣,而亡国?”寇昌的脸色才白了,吓到了。
封很肯定的颔首道。
这是汉代君主集权制的时代,在乱世的时候用重典能平定天下,在盛世的时候用重典,则是找死。
虽然,以寇封的明白,又留有陆逊,邓艾这些人,传到儿子就亡了显然不成能。可是孙子,重孙呢。
若是纯真用法治国一定会短折的。
“那何以才能治国?”寇昌见寇封如此肯定,先是面色更加惨白,但随即,1脸上立刻浮起了明悟,赶紧求教道。
因为寇昌看出来了,父王虽然肯定不得以法治国,可是却很镇定,显然是有了另外策略了。
“外圣冉王。”
寇封的口中吐出了四个字。
“外圣内王?”
寇昌不太明白。
“汉武帝,他为什么会独尊儒家呢?就是因为儒家fu人之仁,虽然治国不怎么样,可是多有气节,能出忠臣。在君上不明的时候,就靠他们维护我们寇氏了。而法家多出权术者,靠他们显然是靠不住的。用法能更有效的治国,用儒则能更有效的保全刘氏。所以,汉武帝就选择了儒家。”
寇封道。
这是寇封活在这个时代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以前他是很看不起儒家的,所以先学韩非子。不过,坐上了现在这个位置后,他能以汉武帝的目光来看待这个时代了。
其实,寇封也能够强行推动改革了。什么民主,都是可以强行推动了。可是那样会引起极度的混乱。
别看后世的欧洲很风光,但每个国家都有一段血腥史。有无数国王被推翻,有两个国王被绞死。
除此以外,还陪伴着无比的血腥,死了无数无数的人。
若是寇封强行推动,到时候会有两种可能,华夏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来个君主立宪什么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寇氏完蛋了。华夏再次进入封建社会。
这两种可能,后者的几率几乎有八成。所以,寇封禁绝备那么干。他不干,固然也就不得把思想传给儿子。
他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君王,一定要忘失落未来的一切。
所以,寇封要做的就是教导处一个能够适应封建时代的明君,明君就意味着不会被害死。寇封固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