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发布求贤令(第三更)(2 / 3)
但是在这看似无奈,又难以抉择中。
其实诸葛亮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了。
论能力,将略。曹操与寇封应该是同一等级的。甚至寇封略差一些。若不是寇封层出不穷的手段,绝对不是曹操的对手。
但是如果比另一个优势,那寇封就是绝对的上风。
谁更年轻,谁更有魄力。谁的国家更加富足,谁在当前的局势,最为有利?
无他,寇封尔。
楚国独断东南,四周除曹操以外,无一敌人。此刻曹寇又是罢兵状态。优势太强了。
“时事造人,曹操虽强,但曹氏定不是寇封对手。”诸葛亮的目光中有着些许吹嘘。英雄渐老,将来必定不是曹操的时代了。
…
成都,张松府内。
张松与法正”孟达三人在前院的一处屋子内谋事。
这三个人中,张松是眼见刘璋暗弱,迟早为人所图,打算谋取出路。而法正更是受人排挤,遭受欺压。
而孟达则是纯因为是法正的好友”又掌握一部分的兵权。
三个人在法正的刻意联系下,终于走到了一起。
这次,孟达也获得了一次回到成都的机会,因此三人坐在了一起商议出路。
“当今天下,张鲁看似强盛。但只能欺压一下刘益州罢了沁但是在天下,只是个跳粱小丑。论威望,能力,势力”当属曹丞相。若是有机会,我定求得刘益州,出使耶城的机会。以连接曹氏,为出路。”,目前,三人当然谈不上什么阴谋,而是以商议到底是投靠谁好。
张松是看好曹操。
孟达则是万事以法正为主。
“楚国寇公如何?”法正却是在心中偏向于寇封,因为益州与楚国接壤,寇封若走出兵”若是顺利一二年就可以占据益州了。
他法正的生活环境就会大幅度改善。
法正一肚子才学,却遭受欺压。满肚子的怨气,又胆大包天,善于奇策。若是能连接寇封,他甚至可以孤身往楚国”为寇封出谋划策。
“楚国寇封虽然一时强大,但是刚又消息说。他绝灭士族,这无异于自掘坟墓。恐怕不会长久。”,张松有才能”但是目光却不如诸葛亮,法正很多。
仍然认为曹操要比寇封有优势。
法正心中却是不以为然,恰恰是这一点,让法正看重寇封。与诸葛亮的心思略同,法正也为寇封的果决,魄力暗暗喝彩。
但是目前三人虽然是合谋,但是张松才是主谋。官居别驾”更是非常有优势的。因此,法正沉吟了片刻,不打算与张松争辩了。
反正他是看好寇封的,反正寇封的势力足够了”而且四面无敌。进军西蜀已经是箭在弦上了,随时都可能发射。
到时候,寇封大势进入,他在劝说张松迎寇封吧。
不过,这会儿三人却以张松的意见为主,决定联合曹操。当谈拢后,法正与孟达一起出了张府,回到了法正的府上。
虽然法正现在混的比较挫,但是他的祖父法真却是非常有名气的名士,他家还是比较气派的。
二人进入法府后,直入书房。
“孝直,若是谋事不密,或可祸及全族。真的值得吗?”虽然孟达是非常挺法正的,但是此刻,心下也是有疑惑。
“蛟龙岂可与鱼虾混为一谈?若是不乘势而起,我宁可身死族灭。”,法正浑身戾气道。
法正此人为有才智,但是不修德业。
历史上在成就大事后,也是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
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也是遭受欺压,再加上刘璋昏暗,不知贤才。若是刘璋能发现法正的才能,并且加以重用。
刘备焉能取益州?
孟达也有所感触,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子敬回去后,当勤练兵马,当寇公入楚,若是能承蒙寇公伤势,你可为先锋,建功立业,拜将封侯不在话下。”,二人沉默了许久,法正对着孟达激励道。
“不是曹公吗?怎么成了寇公了?”,孟达心下一惊,问道。
“张子乔此人虽然有才能,但是目光实在是有些欠缺。曹公不过是夕阳日下,而寇公却是如日中天。焉能选曹公而弃寇公?”,说着,法正微微一笑道:“按照我的预料,曹公还在解决西凉,西秦的时候,恐怕寇公都已经入蜀了。”
“熟话说,先到先得。到时候,又怎么能降曹呢?”,“那为何刚才?”,孟达了然的点了点头,但又有疑惑道。
“张子乔贵为别驾,一州之二。先与他结交,同上一船后,才能借势,与寇公联合,否则以你我无名小卒,即使是寇公圣明,恐怕也会如凡人对待。”,法正笑着道。
法正不甘心与寻常鱼虾混为一谈。欲成龙。又怎么能让寇封看轻了他。这才是他与张松合谋的原因。
要借势,让寇封看清楚了他。而后辅佐寇封,成就大事。
就在天下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