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3 / 4)
娘和家里的绣女忙着做春衫和铺子里的绣品,前段日子也让这些绣女休息了一下,现在铺子年后开张,还需准备大量的绣品才是;而且因为宁父忙着要准备上京赴考,所以暂时就不去书院上课了,连带的宁玉霁也在家温习准备秀才试,至于宁玉磊和宁玉渊还在书院上课,只有宁玉瑶因为淑庄闺学开课很晚,所以一直在家里待着。
不过这就让景旭远有了可趁之机,也许是宁家的人都很忙不经意间忽略了宁玉瑶身边的这只狼,在逐渐暖和的天气中每天就陪着宁玉瑶上山下水,嬉戏玩闹,于是梨花村老是出现了一副一个俊冷的少年还有一只狼陪在宁玉瑶身边,开始的时候梨花村民还挺害怕的,不过经宁家的人解释和村民长时间的观察,算是解除了警报,而女童的欢声笑语点缀了梨花村的美景。
宁玉瑶又一次满头大汗地进了内屋,惠娘看到赶紧让清芙放下手中的绣活儿给宁玉瑶梳洗,换衣衫,反而把宁玉瑶弄的不好意思,自己倒是开开心心的玩了,回了家之后还让人麻烦的伺候着。
“娘,今天李姨做了什么吃食啊。怎么这么香。”宁玉瑶闻到吃食的香气,不由得问道。
看着眼前脸色红润的小丫头脸上还残留着喜悦之色,现在微微抽动白白嫩嫩的鼻子,一副可爱乖巧之样,惠娘只觉得心都酥了,笑意盈盈的回答道:“今天是立春,家里要吃春饼和春卷。娘亲记得你很喜欢这个,一会儿就不要吃点心了,记得留肚子用晚膳。”
“太好了,我又可以大吃特吃了。”宁玉瑶一副典型的吃货样,一双眼眸也笑成了豆芽。
“你这小馋猫,少不了你的,只管吃就是了。”惠娘对着宁玉瑶说道。
晚膳果然丰盛。春饼自不必说,只说鸡蛋羹,茄子,卤肉,酱肘子都呈现出一种令人垂涎的状态。而春卷更做出了咸甜两种口味。一种是豆沙,果酱馅料的甜品;另一种是鲜蔬肉馅的面食,果然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自己以前只是稍微提过饼里夹馅料,现在就已经琢磨到这个阶段了,这顿饭食果然让宁玉瑶大饱口福,又把肚子吃撑了起来。
第二天上午,宁玉瑶就只想乖乖的呆在屋子里练习梅花小楷,吩咐清芙把文房四宝摆好放在窗边的桌子上,她要对着窗子练字。宁玉瑶坐正之后执笔研墨,开始对着上次找来的梅花字帖摹写。每当宁玉瑶累了的时候,就抬起头来透过薄薄的窗纸看着对面隐隐约约的风景,莫名的激动。直到一个时辰之后,宁玉瑶写满了十篇梅花小字之后才让清芙收拾好文房四宝,
惠娘看着宁玉瑶写的十篇梅花小字,不免惊异。这字哪里像是一个五岁的孩童写的,根本就像是一个习字十多年的学子。这字就像是画一样,而且一字字都显示出一种平静祥和。都说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心境,原来自己五岁的女儿心境已经如此安宁了吗?
夜里,惠娘将宁玉瑶的字拿给宁父看,宁父也倍感惊喜,直道自己的女儿是神童。
宁玉瑶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春来到,总这样过日子确实无聊,自己是不是该找找什么新玩法。冬天太冷,许多活动都受限制,现在不一样了,春暖花开,自己也不怕被冻着了。
宁玉瑶想到立春已经过了,而且前段时间族长基本上把村里愿意跟着宁家一起稻田养鱼的人家用纸记下来了,不是特别多,村子里只有一半的人愿意跟着一起养,主要是担心万一出现问题,那可会是要了一家人的命啊,所以这边宁玉瑶听到很多人家没有跟着一起也没什么想法,毕竟他们都不知道养育着坚实的科学性而且路是自己走的,明年如果看到效果的话,也肯定会心动加进来的,今年光是种棉花也会发一笔横财。
宁玉瑶就跑到惠娘屋子里想让她将稻田养鱼和棉花种植技术传给方大,然后到时候让他直接带着村民一起传授交流,一进屋,惠娘正在为宁玉瑶做春衫,蓝色的襦裙,搭着外套玫红锦缎小袄,边角缝制雪白色的兔子绒毛,不用上身试穿就知道到时候宁玉瑶穿上肯定会十分娇俏可人。
惠娘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说:“你这丫头又想干嘛。”语气中无不体现着浓浓的调笑和打趣之意。
“娘,你可冤枉我了,我想的可都是正事啊,我们把方大叔叔叫来吧,马上就要耕种了,种棉花和水稻养鱼也要开始弄了。”宁玉瑶嘟起小嘴儿假装不满的说道。
“哟,原来是娘亲误会你了,来,瑶瑶过来,让我安慰一下你受伤的心。”上次也是惠娘无意中打趣她,结果这小妮子回了一句要安慰她受伤的心才行,又让惠娘有了可以调笑的的话题。
“好了,不笑话你了。你说的这件事等会儿让清芙叫你爹爹过来,直接告诉你爹爹吧,到时候让他带着方大一起跟乡亲们解释一下怎么学习。”惠娘说道。本来就是宁父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梨花村人也十分尊重这位举人,平时说的一些话,村里人信服度也会很高。
等过了一会儿,宁父进了房门,宁玉瑶就跑了过去说:“爹爹,我把我整理的关于棉花和水稻养鱼的材料已经弄好了,到时候先在我们农庄与方大方二试验一下,这样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