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4)(1 / 11)
就连忙故作轻快道:“呀,我都闻着这饺子的香气了,馋虫在肚子里咕咕叫呢,快拿去房里,大家好好吃一场,这一个多月来,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
来到正屋,只见几个女孩儿正叽叽喳喳的在那里讲述着几只肥猪和那只土狗争抢树枝的经过。出身大富大贵的她们从没有见过这般有趣的情景,一个个都十分兴奋,抛去了淑女的矜持安稳,活泼的好像几只鸟儿。元媛羡慕的看着她们,心想就这样吧,就这样让大家慢慢的习惯这里生活,也许会有一天,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大白于天下。也许,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那么,适应这样的农家生活,就是她们所有人必须做的功课了。
“好了,看你们一个个高兴的,哪有一点儿女孩儿的样子,赶紧去吃饭吧,尝尝我们自己包的饺子。”成侧妃打断了女孩子们,来到桌前帮元媛和顾盼儿分派碗筷,又从食盒内端出热气腾腾的饺子。缭绕的热气中,元媛发现她眼角似有泪光一闪。也不知是悲哀还是感慨。
果然,没到两天时间,就有顺天府的官员来到这破落宅子中清查人口。萧应虽然愤恨却也无奈,元媛王妃等人却似早已习惯了这般,每人穿着粗布衣服,任那些官兵盘查。好在只是清除人口,发现这里没有多余的闲杂人后,官兵就离开了,也没搜查屋里,倒让元媛等人白费了劲,将粮食蔬菜等藏到隐秘地方。
萧应这一天的情绪都十分低沉。在宫中和朝廷上滚了大半辈子的他自然明白,皇上忽然下旨加紧监管的力度,定然是前方战场上又有了什么事情发生。只可惜自己现在已是待罪之身,什么消息都得不到,不过想来应该不是小事儿,也许现在皇上就已经在后悔,没有把这一大家子人全部铲除,留了一个祸患在这里呢。
原本对皇上,对萧云轩还抱有一丝希望的萧应这一下子是真的万念俱灰,再次大病一场。元媛见王妃和成侧妃等人镇日寸步不离的守着他,心中不由的感叹,暗道女人的抗打压力果然比男人要强得多,连王妃还没有倒下呢,老王爷却是一场接一场的闹病,身体也大不如前,唉,这也太脆弱了点儿吧。
其实元媛心中也十分不好受,只是强撑着身体,每夜里想着萧云轩在虎狼环饲的情境下有多么艰难。自己比起他,实在微不足道,所以不能倒下去,不能输给他。说到底,元媛始终还是坚信萧云轩的人品,而且前一世看了太多电视剧和小说,总是抱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和幻想,而老王爷却是对自己的儿子失去了信心,所以被彻底打击倒了,毕竟他的心目中,是皇权至上,既然皇帝认定了的事情,那不管有多匪夷所思,他都还是选择了相信皇帝。
眼看着天气越发严寒,转眼间,就已是新年将至。
这一日正是腊八节,一大早上,王妃等人就起身了,挨个屋的查看,命元媛和女孩子们将火炉柴炭等都撤下去,除了老王爷萧应的房里实在不能断了热气之外,其他人的屋子转眼间就成了冰窖一般。就连萧应房里,也只是将炕头烧的暖热,地龙炭盆也都一概停用了。
元媛等人不解其意,王妃和成侧妃便解释给她们听道:“腊八节的来源,本就是穷人家到了年底,实在没什么可吃的,只好将屋子里里外外翻找一遍,把那些犄角旮旯里的东西都扫了出来,才煮成一餐粥来吃。这本意是鼓励人们勿要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来年定要勤奋度日。我们如今也是平头百姓了,可屋暖食丰,哪里还能体会古人们和百姓的艰难。因此今儿且先辛苦一天,好好过过这苦日子,知道它是个什么滋味。也便可警醒自己,日后定要加倍努力才是,总不能仗着我们曾经做过主子,就总指望着下人们平日里偷偷送钱送米接济吧,这样真是把主子的脸都丢光了。”
元媛没想到王妃等人竟如此要强,但她心里也是十分认同的。只是觉着冻得慌,但连那些女孩儿一个个冻的脸发白,都没说什么,自己身为她们的嫂嫂,自该以身作则。因此也就咬着牙不吭声。
于是便四散去找东西,王妃的意思是,不去惊动那些藏的隐秘的大部分粮食,只在厨房各处边角寻找着,把所有食材集中在一起做一餐饭,实在数量少,大家少不得便挨挨饿。若不是人家帮衬着,我们如今还不知道饿死没有呢,今日便少吃一些,也当做警醒,从明年春日起,大家也就要靠自己活命,这时候吃点苦头,总比将来不肯好好干活,再吃苦头要好得多。
于是众人就都分散到厨房里,女孩子们本是吃不了这个苦的,但看见自己娘亲也都不反对,又觉王妃说的有道理,因此倒也没抱怨。好容易在厨房扫了一些豆品剩米出来,这也赶巧,厨房的各种缸里全都空了,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之前王妃等人偷偷把粮食都倒了藏起来,总之最后只煮成了一小锅腊八粥,且卖相也难看,待到端去主屋里的时候,都冷了大半。
大家纷纷唏嘘,元媛拿起碗,先给萧应盛了一碗,正要盛第二碗,忽听院子里狗叫声响起,接着似有一阵脚步声,萧云伊这时候早开了门查看情况,众人只听她发出一声惊呼,然后便跪了下去,大声道:“民女参见睿亲王,言亲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