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4 / 6)
桓齮虽然没能立即拿下平阳,但也打开了新的缺口,他表示有望在一月内拿下平阳邑。
听上去时间挺长的,但是这在古代来说,已经算是快的了,桓齮毕竟不是什么战神。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打一场仗,甚至是可能要好几年功夫的。
徐福也是这个时候才想起,等嬴政一统天下的时候,或许都人到中年了?
……唔,看来在那之前他就要做上国师才好,徐福可不希望自己步入中年,才坐上国师的位置。
不过么,也不知道那个时候嬴政是否还对他有情……徐福想着想着,就觉得胸中升起了点点闷意。
他压下心中的感受,看着嬴政和桓齮交谈。
就在此时有侍从掀起帷帐进来,低声道:“王上,有消息传来。”
“咸阳的消息?”
侍从忍不住咧了咧嘴角,道:“不是,是魏国,魏国大旱。”
徐福嘴角也忍不住翘了翘,真没想到啊,现世报来得如此之快。秦国大旱时,魏王幸灾乐祸,马上率兵攻打秦国,想要借此机会趁虚而入,他那时却没想到,有一日会情况颠倒,自己也倒了大霉吧。
嬴政当即大笑出声,忍不住拍了拍桌案,“好,便令王翦将军往魏国去。”
之前魏国可不曾手软,嬴政自然也不会再手软。
桓齮低声道:“赵国如今也在闹饥荒呢。”
徐福想起之前自己被抓走的时候,那城中不就是缺粮缺得厉害吗?魏、赵两国如今都是受天灾人祸所困扰啊,也莫怪嬴政能将这两国灭了。魏赵两国都不能令百姓安居乐业,被灭是迟早的事。想到这里,徐福心中还有股激烈的情绪在叫嚣着,似乎要破开胸腔挤出来。那是动力。
等到秦国一统之后,徐福定要为嬴政出一份力,让他带着天下欣欣向荣,百姓生活越发富足。
这样想一想,似乎格外的有成就感。徐福心底还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引以为傲的感觉。与那魏王、赵王做对比,徐福才知道嬴政担任秦王是何等的难得。
魏赵两国实在不值得嬴政再畏惧,他闻言勾唇一笑,道:“既如此,寡人也可放心了,在此停留多日,寡人观桓齮将军的战术,极为出色,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大破平阳邑,寡人也就不再久留了,只等桓齮将军的好消息传来。”这番话可以说是表达出嬴政充分的信任了。
桓齮闻言,脸上闪过狂热之色,欣喜不已,忙躬身点头道:“定不负王上之意!”
每次听见这样的话,徐福都觉得心里头有些怪怪的。
嬴政从桌案后站起身来,自然地抓住了徐福的手腕,将他带出了营帐,帐外侍从们已经准备好了,那马车也已经停在旁边了。
扶苏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嬴政,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便要走了。
徐福很干脆地先上了马车,胡亥跟个跟屁虫似的,学着徐福的动作也爬上了马车。而此时士兵们已经汇聚到了营帐前,他们激动地看着嬴政,有些不舍王上离开,毕竟王上在此,他们还可以在王上跟前多露一露脸。
嬴政在上马车前,三言两语便轻松挑起了这些人的热血,个个激情奋发,恨不得马上为秦王抛头颅洒热血,攻下赵国。
徐福忍不住掀起了车帘,往外看了看,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见嬴政脸上的自信与骄傲,徐福有些触动,手一松放下了车帘,真奇怪,他好像越来越觉得嬴政很出色很厉害了。
嬴政很快结束了离开前的发言,他动作利落地上了马车,很快马车的身影便化作了士兵们眼中的小黑点。
有个士兵讷讷道:“为什么王上会和徐奉常住在一起呢?”
桓齮翻了个白眼,“蠢笨。”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的事!
这方营地之中,还在如何激烈地讨论着王上的英武姿态,以及徐奉常的出尘绝艳。而这方,嬴政和徐福才刚刚走了大半天的功夫,就遭遇了截杀。
这一次蒹葭、桑中等人,徐福一个也没带,带在身边的其余侍从,他一个也使唤不惯,彼此之间也没有足够的默契。
他们来得低调,谁会想到,就算这样,竟然也能遭遇截杀呢?
装扮一致,全黑裹身,包裹得密不透风,手中握着利刃兵器的刺客,动作训练有素地扑了上来,他们跟上次在三川郡回咸阳的路上,遭遇的那些人比起来还要厉害许多。
“嗖”的一声,是利箭穿透马车车窗的声音。
嬴政面色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他单手抓住了利箭,掌心被擦出了一道血痕,因为余劲有些大,他的手掌还颤了颤。
这一箭打破了沉静,也让所有人都勃然变色。
胡亥年幼,并不懂发生了什么,还是眼神懵懂,左看看右看看。而扶苏却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父王,他们还会再射箭吗?”拦得住一支,但谁能保证一定能拦住第二支第三支?
徐福的心也紧了紧。
上次他几乎只是个旁观的人,而这次,他却是完完全全和嬴政摆在一起,要一同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