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4 / 6)
氏在新一年的几笔大手笔投资和资金运作都开始进行,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企划,是从企划规划开始就倾注了苏氏高层的心血。于是从四月开始,沈言固定的「接送司机」暂时*了。
很快,沈言几乎连苏青弦的电话都接不到了——据说苏美钻陷入了可怕的工作地狱中。
每天开着公司新安排的黑色VOLVO上下班,沈言偶尔会觉得车内太过安静。
好在这样的时刻并不多,启明星的企划进展亦是很快。进入企划实际操作阶段后,各方的态度都算配合,进展也都算顺利。
只是沈言经常会在苏氏和启明星之间扮演三明治中那一块夹心的角色,偶尔也会让他头疼。
根据早先谈妥的条件,上善基金根据启明星当初的项目计划拨出一定的资金运作方案,在实际资金操作上也会实时监督资金的流向及使用,并且有权在启明星的实际运作过程提出异议。当然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问题也会交由项目组的几方负责人进行审核后再做制衡。
这种资金操作及监督运营方案是上善基金一向的规则,亦算是成功的法宝之一。沈言明白钱和人是成事的关键,因此对于这一块也是关心良多。事实上,在正式运作中,这一块也向来是问题多多。
启明星原本的财政这一块其实问题颇多,当初也曾因为管理不善而面临经济困难,与沈言当初的情况倒是很像。在获得上善基金注入的第一笔资金后,很多问题也不断曝露,主要还是启明星原班人马与上善基金的资金管理方案产生了「要钱」与「管钱」之间的矛盾。
接触没几天,上善基金派过来的财政总监就被启明星一派称之为「守财奴」了。
方儒成曾在某次疯狂加班后的午夜「聚餐」,奔赴餐厅时手拿着啤酒瓶对着自己的副手大嚷:「你信不信?你信不信今天我的助理想换个鼠标居然被『守财奴』刁难着要写详细的更换理由?拜托,一个鼠标而已!」沈言知道方儒成这次的反应过度是为了什么。大部分的私人小企业主多半未试过在财物上如此捉襟见肘,何况以技术起家的大部分企业主对于「知识的力量」总抱有强烈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不一定会体现到言行上,但是在目前的情境下就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启明星中间许多中高层在体认到上善基金严格无比的财务监控体制后,都称其为「变态的吝啬心理及锱铢必较的农民作风」。
沈言对于上善基金的做法倒是颇为理解,作为一个曾经濒临破产的人,他对于财政制度的理解自然比方儒成此类幸运儿要深许多,然而他不能直接劝。
作为空降兵,最忌的是合作双方有矛盾时表现出偏袒一方的做法。何况方儒成在明知道沈言是苏青弦好友的前提下,亦不遮不掩地表现出对上善基金财务制度的不满,从某种程度而言亦是一种对沈言的信任。沈言不能贸然破坏这种信任,所以即使是劝说,也必须委婉。
这样做很难,尤其是目前的沈言完全不擅长此道。
偶尔头疼之时,沈言都会无比想念苏青弦。
哪怕只是谈谈也好,想必苏青弦会有很多主意吧。
沈言自己也会觉得奇怪,因为苏青弦毫无疑问是苏氏掌门人,照理说启明星的这类问题亦不该向苏青弦提及,可是他却依然有倾诉的欲望。
对自己而言,苏青弦应该只是苏青弦而已吧……
然而苏青弦却总是不在,偶尔在,也总是忙碌。
目前与沈言走的最近的苏氏一脉中人就是肖远峰了,偶尔与肖远峰交谈,这位总是活力四射到被旁人传为「才华出众,可是精力更为惊人」的家伙,亦对苏青弦现在的工作强度咋舌,直接称老大为「空中铁人」。
因为据说苏青弦这段时间几乎脚不着地,与欧洲、北美等地的天空日夜为伍,吃喝拉撒几乎全在飞机上,每日见的人和要处理的事件需用双手双脚来计算。
虽说肖远峰前段时间因为某些「过失」而被操得极惨,但比起现在的苏青弦竟是完全不如。
沈言有次状似无意地问说:「酥老大总是这样么?前段时间看他似乎没有这么忙啊。」
肖远峰皱起了眉:「照惯例是不会这么忙的,听说苏老爷子对几项业务非常重视,钦令苏家大少全面跟进,所以才会这么离谱。」
沈言「哦」了一声,有些怅然。
肖远峰贼笑着捅了捅他:「想老大啦?」
沈言心突的一跳,有些心虚:「干嘛笑得这么怪。」
「老大很中意你欸,你这么回答也太冷淡了吧。」肖远峰挤眉弄眼地开着玩笑。
「他也很中意你啊,你想他没?」沈言反击。
肖远峰嘻嘻笑着不语了,在喝掉又一杯酒后,突然说:「我觉得这次苏老大的忙碌很诡异欸。」
沈言沉默。
之后两人就绕开了可怜的苏家大少的话题,聊起其他风花雪月来了。但不知为何,沈言对当天的肖远峰的某些话有些在意。
直到将近四月底,望湖边上一圈的粉艳桃花都已露出残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