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完) (2)(3 / 12)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妄之说;须经数度易经拓脉才能拥有的绝顶武骨,自此有机会一蹴而成,故称「洗髓返骨」。
此关看似简单,凶险也不及前七关心魔,单论承受的痛苦,更比不上易经拓脉的煎熬,然而历来修习神功者,有的在突破七关心魔后,须待十数乃至数十年之久,才能挑战八关,也有终生未曾轻叩此关之人,盖因「返骨」最难的不在功力修为,而是眼界。
取得「重定经脉」的资格,却未必能拥有理想的蓝图擘划。
如非耗费数十年时光钻研、会过当世无数高手,身经百战,累积了足够的眼界识见,岂知天下无敌的绝顶武骨,究竟该是何等模样!
但耿照别无选择。碧火神功的速成已骇人听闻,但自有此神功以来,遍数历来修者,却无一能有奇遇如他,内息如斯猛进,等同自戕,即使侥滓存活,也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重定经脉」已是万不得已的唯一法门!
此时此刻,耿照意外地与创制这门神功的前辈高人思路相叠,俱都想到了一处。
精于锻造的少年学徒,把身体当成了他最熟悉的铸炼房,以沸滚如炽的五脏六腑为洪垆,横冲直撞的碧火真气为材料;以神为锤,以精、气为砧,试图将交融一片的体内诸元一一还原。
每锤落下,便有一束凶暴的真气嚎叫扭动,挣扎着改变形状,原本体内的一片混沌,渐渐被还固成形,仿佛将铁汁凝结成生铁、再将铁片锻打成钢一样。耿照惊喜地发现:被锤链成形的内息,似乎也同时失去了内息的质性,变成更精粹、也更强大的经脉雏形,将四散的内息圈系导引,体内的力量运行正在回复某种规律,虽然离自由运使仍十分遥远。
内息被接连锻化,加速了彼此间的消长,耿照正要更进一步,着手重定影响武学至巨的奇经八脉,才发现并无蓝本可供参照。按原有的经脉重塑毫无意义:眼下爆冲的真气虽被锻化,若维持旧制不变,待内息溢满,难不成还要再「洗髓返骨」一回?就算身体受得了折腾,他也受不了。
(新的经脉……该是什么模样?
一股强大的异种真气透体而过,阳刚纯正、威力无匹,耿照体内的真气爆冲渐受控制,这下不再连结诸元随之摆荡,更能领略其威。——李寒阳!
耿照回过神,眼前魁怊的汉子挥动大剑,再度与藏锋交击,剑劲沿刀回溯,穿透这布满辟火真气的躯体。在「却食吞炁」的心诀感知之下,惊觉这一剑布满太阳寒水之气,起自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两经,劲发督脉,内火化气于壬水,以太阳之气兼统水火,故刚而不折。
(就是这个!
明知不敌,耿照却硬着头皮举刀,「锵!」
被轰退了几步,瞬间摄取了李寒阳的督脉导行之法,连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两经亦有所得,若能透析,当仅太阳寒水劲力的奥妙。
李寒阳一剑将他挥开,也不进逼,回头笑道:「看好了,这路《六极剑法》你虔家亦有修习。你父亲教过你口诀没有?」
却是对虔无咎说的。虔无咎一见他出剑,两只清澈的大眼睛睁得烁亮,怕被他小瞧了,不免有辱亡父英名,沉着小脸大声道:「教过!」
李寒阳点头,见耿照立稳脚跟、调匀呼吸,才又递招将他击退,道:「《六极剑法》以招式论,不算上乘剑术,却是影响武儒南宗最深的一门剑艺,关键在「六极」二字作何解释。
「在中行氏本家,六极两字作「六合」解,意指天地四方,兼容并蓄。我继承鼎天钧剑后,受先帅教导,以精、气、神内三合及手、眼、身外三合为六合,又与本家六合相异。你虔家补剑斋如何解这两字?」
巨剑挥洒,随手接了耿照两刀,震得他踉跄倒退。
看台之卜,邵咸尊与邵兰生交换眼色,哈忖:「果然是平湖补剑斋!」
凤翼山中行氏负有守护「天下刀笔令」的使命,严禁弟子闯荡江湖,若有分家,须放弃「中行」之姓。这些分家在南方各地落脚,百余年来亦闯出名号,其中以悦南左氏、凤东佑氏、云山后氏、平湖虔氏四支最盛。
号称「天下剑藏」、包罗万有的《中行九畴》无疑是中行家最负盛名的武学,但精研剑术的行家都知逍:要把中行氏乃至武儒南宗的剑法研究透彻,《六极剑法》才是最关键处。这部由昔日沧海儒宗传落的剑谱不过是薄薄一册,但对心决中「六极」的不同理解,却造成中行氏本家与四大分家的剜路分歧,从而迸出无数火花。
虔无咎不愿教他看扁,大声道:「我爹说补剑斋的武功,首重「医剑同流」!
六极当作「六气」解,是为阴、阳、风、雨、晦、明。」
李寒阳频频点如,露出满意之色。
「一样的招式,心决不同,威力也不相同,你看仔细了。」
拉开架势,截、抽、洗、带,压、棚、点、搅……鼎天钧运使自如,胜似三尺青锋,将六极剑之高低、斜正、曲直、左右、进退、伸缩等诸法一一示演,无视全场几千只眼睛,不惟那份举重若轻的从容,磊落处